[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防治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癥的復方中草藥制劑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23748.6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60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杰;陳紅蓮;陳云生;徐雙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K50/80 | 分類號: | A23K50/80;A23K10/30;A23K20/105;A23K10/18;A01K61/00;A61K36/78;A61P31/20;A61K31/255 |
| 代理公司: | 安徽匯樸律師事務所34116 | 代理人: | 汪蕙 |
| 地址: | 23004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防治 克氏原螯蝦 白斑 綜合癥 復方 中草藥 制劑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水產養殖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用于防治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癥的復方中草藥制劑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幾年,白斑綜合征(White Spot Disease,WSD)逐漸成為養殖蝦的一種重要疾病。國際動物衛生組織(OIE)將WSD列為必須報告疫病,農業部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蝦容易爆發該病的時間為4月下旬至7月上旬,流行水溫為20-28℃。流行時氣候特點是晴天晝夜溫差大,連續晴天,氣溫迅速上升,連續陰天、暴雨,氣溫則迅速降低,水溫容易出現劇變,水體理化因子變化大,導致池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池底池水變壞,進而導致水體環境進一步惡化。白斑綜合征一旦發生,蝦死亡率較高,從出現癥狀到死亡只有3-5天的時間,甚至更短。此病的感染率較高,7天左右可使池中70℅以上的蝦得病,甚至死亡。此病的臨床特點是先死大蝦,再死中蝦,幼蝦死亡率較低,病蝦體色較健康蝦灰暗,部分蝦頭胸甲處有黃白色斑點;解剖可見胃腸道空,一些病蝦有黑鰓癥狀;部分蝦尾部肌肉發紅或者呈現白濁樣。池塘的枝角類和橈足類也能感染,在疾病傳播中起到一定作用。
從病毒攜帶率來看,WSD已經普遍存在于養殖的蝦之中(攜帶率80%以上)。這個結果將為防治蝦WSD疾病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通過培育不攜帶WSD的蝦苗是一種防控WSD的途徑,但是,按照目前蝦病毒高攜帶率來看,獲得不攜帶WSD的親蝦難度很大。此外,盡管培育了不攜帶WSD的蝦苗,在原來已經暴發過WSD疾病的池塘,殺滅水體和環境中殘存的病毒也有一定的難度。值得注意的是,采集到的蝦外表上并沒有明顯的發病癥狀,WSD在蝦體內的發病是條件性的。在養殖環境惡化、營養不平衡等因素的作用下,才能誘導蝦暴發WSD疾病。
中草藥是由天然的植物產品制成的,其中的一些種類具有殺菌消毒的功能,有的種類還能夠補充營養、促進生長、調節代謝、增強體質、提高動物的免疫功能以及抗病能力的功能,同抗生素和化學藥物相比,還具有低毒、低殘留、不易促進病原生物耐藥性形成的特點,因此,在日益關注環境和食品安全的今天,它們在水產經濟動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癥的復方中草藥制劑及其方法,以提供一種簡單、低毒的方法防治蝦白斑綜合癥發生。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癥的復方中草藥制劑,所述復方中草藥制劑的組分包括:板藍根、大黃、魚腥草和大蒜素。
進一步地,所述板藍根、大黃、魚腥草和大蒜素的質量比為10:12:12:15。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上述復方中草藥制劑防治蝦白斑綜合癥的方法,具體為:將所述復方中草藥制劑經水煮后拌入飼料,制成含有所述復方中草藥制劑的藥物飼料,在蝦白斑綜合癥發病季節前,利用所述藥物飼料連續投喂30-40天;連續投喂時間應嚴格控制在上述范圍內,連續投喂時間過短,可能導致防治效果不理想,連續投喂時間過長對蝦的抗病性會有負作用。
所述藥物制劑中,復方中草藥制劑添加的質量百分比為0.2%-0.3%,添加濃度直接影響了蝦抗病能力,添加濃度過低,蝦抗病能力提高不顯著,添加濃度過高,對蝦抗病能力的提高具有負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防治蝦白斑綜合癥的方法,還包括:在蝦白斑綜合癥發病前,保持投喂飼料的蛋白質含量為24-28%,以保證充足合適的蛋白質攝入,同時,在飼料中添加復合微生態制劑,可提高蝦的免疫力,其中,所述微生態制劑由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組成,所述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的CFU(菌落形成單位,Colony-Forming Units)比為1:1。
進一步地,所述防治蝦白斑綜合癥的方法,還包括:控制養殖水體中亞硝酸含量小于0.01mg/L,具體可采用:在蝦養殖水體中施用光合細菌和芽孢桿菌來進行亞硝酸含量的控制。
進一步地,所述防治蝦白斑綜合癥的方法,還包括:保持穩定的水質,減少換水次數,當氣溫發生劇烈變化時,增加養殖水體的深度,以減少應溫度劇烈變化對蝦產生應激反應。
進一步地,根據克氏原螯蝦一般的發病周期集中在5-7月,本發明中,所述藥物飼料的投喂起始時間為每年4月中旬,所述復合微生態制劑的投喂時間為每年4-6月,可以保證克氏原螯蝦安全度過發病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未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37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高虹鱒抗病能力的飼料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板的干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