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智能控制中心及網關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3369.7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06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0 |
| 發明(設計)人: | 馬雪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08 | 分類號: | H04W28/08;H04W28/24;H04W72/12;H04W8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億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賀琳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網絡資源 調度 方法 智能 控制中心 網關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用于網絡資源調度的智能控制中心以及分組數據網絡網關,所述方法包括:從服務提供商(SP)接收請求信息,所述請求用于對使用所述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業務的一個或多個用戶進行管理;向分組數據網絡網關(PGW)發送查詢請求,所述查詢請求用于查詢PGW中的所有用戶的業務類型;從所述PGW接收反饋消息,所述反饋消息包括所述PGW中所有用戶的業務類型;基于所述反饋消息,對所述一個或多個用戶進行管理。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網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本申請涉及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智能控制中心及分組數據網絡網關。
背景技術
如今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網絡的高速發展,互聯網加時代已經來臨,手機終端的普及率、以及用戶對終端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因此,通信運營商面臨更大的機遇與挑戰。另外一方面通信技術的日新月異,在不斷提升系統容量及用戶上網的質量和體驗情況下,用戶越加不滿足于服務商僅提供管道化的經營服務。因此,實現對網絡、用戶、業務的智能化管理為運營商的時代發展需求。
目前移動通信網絡中的PCC(policy control and charging)能實現對用戶及業務的一條約束條件范圍內的控制,并通過結合現有3GPP協議中初步提出的RCAF(radiocongestion awareness function)網元,可以實現對用戶承載帶寬資源的調度分配,從而緩解網絡擁塞。但該方案未能結合用戶所使用的業務類型,并根據業務類型的重要程度動態地進行資源調度功能,因此難以達到精確化的運維管理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或多個,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包括:從服務提供商(SP)接收請求信息,所述請求用于對使用所述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業務的一個或多個用戶進行管理;向分組數據網絡網關(PGW)發送查詢請求,所述查詢請求用于查詢PGW中的所有用戶的業務類型;從所述PGW接收反饋消息,所述反饋消息包括所述PGW中所有用戶的業務類型;基于所述反饋消息,對所述一個或多個用戶進行管理。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其中所述請求用于QoS服務評估或特殊計費標示。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其中,所述管理包括對用戶訪問流量費用標記特殊的后向統付標記、提升用戶訪問該業務的QoS能力、訪問的頁面重定向、拒絕該用戶使用該項業務、短信提醒或郵件通知。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其中還包括:基于一組預定義規則進行管理,所述預定義規則包括優先對具有較高用戶等級的用戶或業務類型級別較高的用戶進行管理。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包括:接收擁塞小區的信息;獲取所述擁塞小區中用戶的信息;從分組數據網絡網關(PGW)查詢所述用戶的業務類型;將信息傳遞到策略和計費規則功能(PCRF)網元以針對所述用戶調度網絡資源,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用戶的信息和所述用戶的業務類型信息。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其中還包括:將一組預定義規則或策略傳送至PCRF網元,或者所述PCRF網元根據存儲其自身的預定義規則或策略來針對所述用戶調度資源。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資源調度方法,其中還包括與所述分組數據網絡網關(PGW)進行協商,使所述分組數據網絡網關(PGW)在所述用戶的計費話單中標記新的計費類型(RG)和安全標識符(SID)。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智能控制中心,包括:第一接口,用于從服務提供商(SP)接收請求信息,所述請求用于對使用所述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業務的一個或多個用戶進行管理;業務查詢模塊,用于向分組數據網絡網關(PGW)發送查詢請求,所述查詢請求用于查詢PGW中的用戶的業務類型;第二接口,用于從所述PGW接收所述用戶的業務類型信息;業務處理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業務類型消息對所述用戶進行管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未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336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