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模態MRI數據的腦瘤術后空間域分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2976.1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18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潘志方;陳峰;葉夏;應一凡;王賢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11 | 分類號: | G06T7/11;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溫州名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曾建芳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多模態 mri 數據 腦瘤 術后 空間 分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多模態MRI數據的腦瘤術后空間域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獲得腦瘤手術后的MRI數據,對數據進行預處理,(2)將步驟(1)的數據映射到空間域上進行分割處理,所述空間域分割處理包括以下步驟:①構建正常人腦不同組織對稱性模板,②提取Haar結構特征,③將結構隨機森林方法結合AdaBoost框架獲得初步的概率結果,④利用相似性區域增長算法增長標簽,獲得空間域分割結果。本發明基于AdaBoost框架重采樣結合結構隨機森林算法,提高了采樣的效率;利用四維Haar特征更能保證圖像的全局和局部特征,利用優化的相似性準則進行區域增長,從而提高局部區域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圖像處理與生物醫學結合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基于多模態MRI數據的腦瘤術后空間域分割方法。
背景技術
腦腫瘤(腦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磁共振圖像(MRI)分割是腦瘤手術放射治療計劃制定、長期縱向研究的一個重要前提。本方法基于多模態MRI數據的腦瘤術后分割,具有重要意義。腦腫瘤是指生長在顱腔內的癌性物質,包括腦實質發生病變引起的原發性腫瘤,也有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侵入顱內的繼發性腫瘤。在人群中發病率很高,已經成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腫瘤之一。而且不論其性質是良性還是惡性,一旦在顱內占據一定空間,勢必壓迫腦組織,造成顱內壓升高、中樞神經損害,危及患者的生命。全球每年發生原發性腦瘤的人數約為250,000人,2013年最新的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腦腫瘤發病率占全身腫瘤發病率的1.4%,而死亡比例超過2.4%。2011年中國腫瘤登記地區腦瘤新發病例數為87 220例,發病率為6.47/10萬,年因腦瘤死亡病例數為50777例。
世界衛生組織根據腦腫瘤的惡性程度將其分成四級:I級為良性,II級為低度惡性,II和IV為高度惡性。I級和II級的腦瘤有著比較好的預后,手術的緊迫性沒有高度惡性的腫瘤高,有時僅作觀察隨訪即可。具有高度惡性的膠質母細胞瘤,可以發生時即為膠質母細胞瘤,也可從良性的星形細胞瘤惡變而來。目前在臨床工作中,手術加術后放療已成為腦瘤的常規治療模式,已被公認是一種有效治療手段。
針對磁共振成像(MRI)進行腦腫瘤區域分割是腦瘤手術放射治療計劃制定、長期縱向研究的一個重要前提。在各種醫學影像學技術中,磁共振成像(MRI)對軟組織有著很強的分辨力,所以據此界定腫瘤邊界更為準確。MRI圖像腦腫瘤分割在診斷、病理分析、治療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一般由有經驗的醫生根據解剖知識,利用計算機輔助軟件手工勾畫分割腫瘤區域。但是,人工分割的主觀性很強,不同的醫生對同一病人的磁共振圖像會有不同的判斷結果,同一個醫生在不同的時期對同一病人的圖像判斷結果也存在差異,而且醫學圖像成像過程中很容易因為噪聲、場偏移效應、組織運動和局部體積效應的影響,造成圖像本身存在模糊、灰度不均勻等現象。因此人工分割速度慢、實時性差、可重復性差,難以勝任大量圖像數據的分割處理工作。為了減輕醫生們的工作強度,同時提高分割的正確率,特別是降低病變部位的漏過率,在腦瘤圖像的分割的過程中采用計算機軟件輔助操作。一般情況下磁共振圖像中的腦腫瘤有如下特性:大小和位置各異;在不同模態的MRI上的外觀各異;密度可能和正常組織相交疊;可能有占空效應(新組織擠走了正常組織)或滲透效應(改變現有組織的特性);內部結構的復雜性,存在血管或出現鈣化等;周圍可能伴隨著水腫等。這些對分割方法的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醫科大學,未經溫州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29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