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排氣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21626.3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24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鄭昌鎬;金平淳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xiàn)代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1N13/00 | 分類號: | F01N13/00;F01N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陳鵬;李靜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氣 系統(tǒng) | ||
提供了一種排氣系統(tǒng)及氮氧化物解吸的控制方法,該系統(tǒng)可包括:第一凈化裝置,設置于排氣歧管的后端部處并且包括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第二凈化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一凈化裝置的后端部處并且包括柴油顆粒過濾器;和第三凈化裝置,設置于所述第二凈化裝置的后端部處并且包括選擇性催化還原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凈化裝置的柴油顆粒過濾器包括至少一個流入通道;至少一個流出通道;至少一個壁,其設置于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間并沿縱向方向延伸;以及支撐件,其設置于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中至少其中一個的內(nèi)部,并且至少一種催化劑涂覆在流入通道的內(nèi)壁、流出通道的內(nèi)壁和支撐件中的其中一個上。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6年9月20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6-0120285的優(yōu)先權,其全部內(nèi)容通過引用并入本文用于所有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氮氧化物解吸(desorption,脫附)的排氣系統(tǒng)和控制方法。更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這樣一種氮氧化物解吸的排氣系統(tǒng)和控制方法,其包括同時具有選擇性催化還原和氮氧化物存儲催化劑的功能的柴油顆粒物過濾器。
背景技術
通常,為了減少作為排氣中包含的污染物質(zhì)的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顆粒物(PM)、氮氧化物(NOx)等,發(fā)動機的排氣系統(tǒng)包括排氣后處理裝置,諸如柴油氧化催化劑(DOC)裝置、柴油顆粒物過濾器(DPF)、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裝置和氮氧化物存儲催化劑(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Lean NOx Trap),LNT催化)裝置等。
與SCR(選擇性催化還原)催化劑相比,LNT(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催化劑簡單且便宜,但在高溫和高負荷下氮氧化物凈化效率非常低。因此,LNT催化劑應用于氮氧化物凈化負荷低且排氣溫度低的小型車輛。需要大凈化性能的LNT催化劑,以使LNT催化劑在沒有SCR催化劑的情況下響應實際行駛排放(實際道路排放,real driving emission)(RDE)排氣調(diào)節(jié)。
具體而言,在RDE高速和高負荷行駛區(qū)段中催化劑溫度升高到高于400度,以定位氮氧化物存儲的溫度,并且多種氮氧化物以高RPM突然流入具有高流速排氣的催化劑中,這樣LNT催化劑不能足夠儲存氮氧化物。
同時,DPF過濾并燃燒顆粒物(PM),并且DPF在排氣流中具有多個通道并且在通道的入口或出口處具有至少一個封閉部分,或者這些通道交替布置。
近來,通過在DPF上涂覆催化劑來消除顆粒物的功能得到增強或者額外地消除了排氣。可通過在DPF上增加催化劑的涂覆量的或增加通道數(shù)來提高凈化功能,但是背壓增加,降低了顆粒物過濾效率、車輛性能和燃料效率。
在本發(fā)明背景部分中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增強對本發(fā)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并且不應被視為承認或任何形式地暗示該信息形成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已知的先有技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各種方面涉及通過增強催化劑功能而不降低顆粒物過濾效率來提供改善排氣凈化性能的DPF,特別是提供這樣的DPF結構,該結構同時具有SCR催化劑和LNT催化劑的功能,用于在高速和高負載區(qū)段提高氮氧化物凈化速率。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排氣系統(tǒng)包括:第一凈化裝置,設置于柴油發(fā)動機的排氣歧管的后端部處并且包括稀燃氮氧化物捕集器(LNT);第二凈化裝置,設置于第一凈化裝置的后端部處并且包括柴油顆粒過濾器(DPF);以及第三凈化裝置,設置于第二凈化裝置的后端部處并且包括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裝置,其中,第二凈化裝置的DPF包括至少一個流體流進的流入通道;至少一個流體流出的流出通道;至少一個壁,設置于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間并沿縱向方向延伸;以及支撐件,設置于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中至少其中一個的內(nèi)部,并且至少一種催化劑涂覆在流入通道的內(nèi)壁、流出通道的內(nèi)壁和支撐件中其中一個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xiàn)代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jīng)現(xiàn)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1626.3/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攝像機底座內(nèi)泡膜添加工裝
- 下一篇:一種汽車用排氣管隔熱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