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漁網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21420.0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75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耿為干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特別有效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9/06 | 分類號: | A01K6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357 | 代理人: | 徐炫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鄭州市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漁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漁具領域,具體為智能漁網。
背景技術
經常使用的捕魚方法中,一般都是用捕漁網、線、捕魚鉤、電捕魚、捕魚藥等捕魚機方法。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為原料,通過捆卷的方法制成漁網。雖然這種漁網易腐爛,堅韌度差,但是其捕魚效率已經大大提高。隨著漁業的發展,漁獵的對象不只是魚,捕撈的工具也與時俱進。現代漁網主要采用聚乙烯,尼龍等原料進行加工。其具有更長的使用周期,和更高的捕撈效率,通過不同使用方式進行分類。例如,傳統捕魚使用的投網(手網,手拋網),利用船只作為動力的拖網,不同網目掛鰓困魚的流刺網(三重網,圍網)等。這些網針對不同的捕撈對象,使用不同大小的網目,以及不同材料的網線織造而成。同時作為漁網的發展,各種漁業用具也隨之產生,例如作為常用捕撈工具的漁籠,四角網等。
現有技術的漁網如專利號CN201410236060.3的一種漁網等都是利用浮漂來判斷漁網內是否有魚。
通過浮漂來判斷漁網內是否有魚,這種判斷方式并不是十分準確,有時漁網內有魚而人們并不知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漁網,當魚兒進網后漁網自動抬起免去了人們靠浮漂來判斷漁網內是否有魚這一過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
種智能漁網,包括,感應器,魚竿,魚線,線輪,控制裝置,電機,電池,搖柄,網箱。
所述網箱通過魚線與魚竿相連,所述感應器位于網箱上,所述魚線與線輪相連并纏繞在線輪上,所述線輪與電機相連,其線輪安裝在電機上,所述搖柄位于電機尾部,所述電池位于魚竿底部。
其中電池安裝在魚竿底部的中空部分,搖柄轉動能夠帶動電機與線輪。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使用本發明免去了人們靠浮漂來判斷漁網內是否有魚這一過程,當漁網內有魚時電機轉動帶動線輪轉動收線同時將網箱收起,避免了魚兒逃脫的可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漁網,當魚兒進網后漁網自動抬起免去了人們靠浮漂來判斷漁網內是否有魚這一過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
種智能漁網,包括,感應器1,魚竿2,魚線3,線輪4,控制裝置5,電機6,電池7,搖柄8,網箱9。
所述網箱9通過魚線3與魚竿2相連,所述感應器1位于網箱9上,所述魚線3與線輪4相連并纏繞在線輪4上,所述線輪4與電機6相連,其線輪4安裝在電機6上,所述搖柄8位于電機6尾部,所述電池7位于魚竿2底部。
其中電池7安裝在魚竿2底部的中空部分,搖柄8轉動能夠帶動電機6與線輪4。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圖1中,感應器1,魚竿2,魚線3,線輪4,控制裝置5,電機6,電池7,搖柄8,網箱9。
制作實施例
所述感應器1為紅外線測物感應器。
所述魚線3為5號(0.370毫米)的聚乙烯纖維魚線。
所述電池7為可充電的鋰電池。
所屬魚竿2為碳纖維材質制作,可伸縮。
所述網箱9,有尼龍線包裹鐵絲架制成,其形狀為40×25cm的長方體。
使用實施例
使用時通過放線將網箱放進水里,當魚兒進入到網箱后,感應裝置向控制裝置發送信號,控制裝置接收到感應裝置發送的網箱內有魚的信號后,控制裝置控制電機轉動,帶動線輪轉動收線,網箱離開水面。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特別有效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未經鄭州特別有效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14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誘捕納苗并養殖黃斑籃子魚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野生黃斑籃子魚無損捕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