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半番鴨白羽率及等級的選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1107.7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93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鄭嫩珠;辛清武;繆中緯;朱志明;李麗;陳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陳彩芳 |
| 地址: | 350013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半番鴨白羽率 等級 選育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半番鴨白羽率及等級的選育方法,主要利用正反交、自交、繼代選擇法來對半番鴨父、母本進行系統選育,本發明方法可高效系統地提高半番鴨白羽率和白羽等級(A級),全面提升半番鴨的白羽質量,為市場提供質優、上乘的羽絨和潔白美觀的胴體,提升半番鴨市場競爭力和養殖效益,有利于促進白羽半番鴨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半番鴨白羽率及等級的選育方法,屬于畜牧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半番鴨生產是福建省特色優勢產業,年供苗量1億只以上,年出欄6000萬只以上,是福建省市場的當家肉用鴨種。羽色是半番鴨重要的經濟性狀之一。傳統的半番鴨羽色黑麻,屠宰后屠體表面留有黑色針羽,嚴重影響胴體的外觀和產品銷路,難以適應現代產業化生產的要求。而白羽半番鴨不僅其白色羽毛是輕紡工業的珍貴原料,經濟價值高;而且屠宰后胴體潔白美觀,品質優,既可作為優質肉鴨,也可作為加工板鴨、鹵鴨、醬鴨等的上乘原料,適于集約化生產加工。因此,不斷改良半番鴨羽色這一經濟性狀,提高半番鴨白羽率是生產的迫切任務,是推動半番鴨產業向高層次發展的需求。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20世紀90年代就致力于白羽半番鴨羽色的相關研究,通過研究揭示了控制半番鴨的羽色表型主要在于母本,由此確定了半番鴨羽色選育路線,并先后利用合成系(北京鴨*蛋鴨)、閩農白鴨、北京鴨為母本育種素材,選育出中型、小型和大型白羽半番鴨母本的專門化品系,其后代半番鴨白羽率A-C級高達99%,其中A級(全白羽半番鴨)約占12%、B級(全身白羽,頭黑點半番鴨)約占67%、C級(頭黑斑,背黑點或黑斑半番鴨)約占20%。
雖然半番鴨白羽率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半番鴨白羽等級并不高,目前市場上生產的白羽半番鴨主要以頭黑點或黑斑為主,全白羽半番鴨比率(A級)很低,僅占10%左右。即使繼續對白羽半番鴨母本進行選育,全白羽半番鴨比率的提高也是相當有限的。
本發明可以克服上述缺點或不足,經過系統的對半番鴨羽色表型遺傳規律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白羽半番鴨率得到明顯提高,特別是全白羽率(A級)的提高,除了與母本相關外,與父本番鴨也密切相關。因此,為系統提高半番鴨全白羽率,我們均需對半番鴨父、母本進行選擇和培育。利用正、反交法對母本核心群公母種鴨進行測定和選擇;同時,利用自交和繼代選擇法對父本白番鴨進行世代選育。通過對父、母本種鴨進行系統的選育,可有效加快半番鴨全白羽率的提高,全面提升半番鴨的白羽質量,為市場提供質優、上乘的羽絨和潔白美觀的胴體,提升半番鴨的市場競爭力和養殖效益,有利于促進白羽半番鴨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種系統高效地提高半番鴨白羽率和白羽等級的方法,本發明主要利用正反交、自交、繼代選擇法來對半番鴨父、母本進行系統選育,有效加快半番鴨白羽率和白羽等級的選擇進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1)白羽半番鴨父系(全白羽番鴨)的選育
產蛋高峰期從生產群中選出發育良好、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的全白羽母番鴨與全白羽公番鴨組成育種基礎群,組建家系,自然交配,按家系收集種蛋孵化,出雛時根據羽色判別并挑選出羽色全白且頭部無黑點的公母健雛,戴上家系號,組成新世代核心群;10周齡稱重,選擇大于或等于群體平均值體重且全白羽的個體留種,繼續培育。至高峰期選出發育良好、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的全白羽母番鴨與全白羽公番鴨組成育種核心群,繁殖新世代。這樣逐代測定、選擇、繁殖,循環進行,經過3-4個世代的選擇,培育出群體均勻整齊、后代半番鴨全白羽率高、生長速度快的白羽半番鴨父系。
(2)白羽半番鴨母本家鴨的選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未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11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