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一種制備1,2-戊二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0288.1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76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詹吉山;崔嬌英;張禮昌;李作金;于海波;初乃波;曹善健;尹育;黎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3/89 | 分類號: | B01J23/89;C07C29/132;C07C29/17;C07C31/1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2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氫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以及 戊二醇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一種制備1,2?戊二醇的方法。采用兩個反應器串聯工藝,第一反應器采用Cu?Cr?Si?Ca?Li催化劑將糠醛加氫生成糠醇,第二反應器采用Ru?Cu?Cr?Si?Ca?Li催化劑將糠醇氫解生成1,2?戊二醇,循環物料有利于避免副反應生成焦油沉積在催化劑表面。所述工藝能夠獲得高的糠醛轉化率及1,2?戊二醇收率,能夠有效的抑制副反應,催化劑壽命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加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糠醛加氫制備1,2-戊二醇的催化劑及制備1,2-戊二醇的方法。
背景技術
1,2-戊二醇又名1,2-二羥基戊烷,英文名1,2-pentanediol,常溫常壓下為無色至淺黃色純凈液體,閃點104℃,沸點206℃,相對密度0.971,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醇、醚和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
1,2-戊二醇是二元醇化合物中的重要一種,在農藥、化工及日化產品中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能夠合成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丙環唑的關鍵中間體,生產聚酯、表面活性劑等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可提高防曬產品配方的抗水性,是性能優異的保濕劑,同時具有防腐作用。1,2-戊二醇還能夠溶解難溶的活性成分,用于護膚霜、眼霜、護膚水、嬰兒護理產品、防曬產品等各種護膚產品中。但是由于原料和生產技術的限制,1,2-戊二醇的合成難度大,收率較低,成本高,嚴重制約了丙環唑等一些化工產品在我國的發展和應用。
目前國內外開發的1,2-戊二醇制備工藝較多,不同的制備工藝各有其優缺點。
中國專利CN1552684公開了一種以正戊烯、過氧化氫和甲酸為原料低溫下制備1,2-戊二醇的方法。該方法為甲酸和過氧化氫以一定的摩爾比反應得到過氧甲酸,過氧甲酸與正戊烯在強氧化劑的作用下生成1,2-環氧戊烷,然后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制得1,2-戊二醇,采用該方法制備的產品收率達到72%,產品純度達99%。該方法的優點在于采用雙氧水作為氧化劑,減小了環境污染。另外,生成的過氧甲酸與過氧乙酸相比,安全性更高。
中國專利CN101967082A公開了一種以強酸為催化劑,甲酸為溶劑,1-戊稀為原料制備1,2-戊二醇的方法。該方法大大減少了甲酸的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另一方面,采用氨水進行中和,產生副產物甲酸銨,不僅較少了廢物的排放,還創造了一定的價值,采用該方法制備的1,2-戊二醇收率超過了80%,產品純度大于99%。
中國專利CN102180769A公開了一種合成1,2-戊二醇的方法。該方法分兩步進行,第一步以正丁醛和多聚甲醛為原料,噻唑鹽為催化劑,在堿和溶液作用下發生反應生成中間產物1-羥基-2-戊酮,該物質在Pd/C催化劑作用下,制得1,2-戊二醇,該方法產品收率可達60%,純度98%以上。
美國專利US4479021采用烯烴、甲酸和過氧化氫為原料制備1,2-戊二醇,具體反應歷程為烯烴與甲酸和過氧化氫反應得到1,2-環氧烷烴,隨后在堿性條件下水解,該方法1,2-戊二醇的收率達到70%。
美國專利US4605795采用了一種在連續相中以苯為介質,以正戊烯、過氧化丙酸為原料經環氧化,皂化等過程制備1,2-戊二醇的方法,該方法產品收率較高,產品純度可到99.2%。
美國專利US20080064905采用了以氫氰酸、正丁醛為原料,反應得到相應的氰醇,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水解產物α-羥基戊酸在基于釕和錸的貴金屬催化劑的作用下還原得到產品1,2-戊二醇,該方法產品收率64.6%以上,純度達到98%以上。
相關專利報道了制備1,2-戊二醇的方法,通過專利可知,以正戊烯(1-戊烯等)為原料的工藝過于復雜,產品收率普遍較低,大部分低于80%。另外在反應過程中采用無機酸等強酸作為催化劑,對設備腐蝕嚴重,工程造價高,增加了分離難度并造成環境污染。上述專利報道的方法均有其均限性,需要開發一種高效的非均相催化劑,提高產品收率,降低產品分離難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02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