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影響力評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9370.2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00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顧亦然;孟繁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湘群 |
| 地址: | 2100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個體 群體 之間 影響力 評估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影響力評估方法,該方法是通過定義網絡中不同用戶之間的影響力的相關概念,計算得到群體影響力算法。本發明的優點:1)定義了直接影響力和間接影響力,充分考慮節點間的相互作用,給出了間接影響力的計算方法。2)將個體與群體的影響力的兩個指標,一是群體與內部個體之間的影響力,二是群體與外部個體之間的影響力。3)提出了群體與內部個體之間的影響力計算方法;4)提出了群體與外部個體之間的影響力計算方法;5)本發明將群體影響力提取分類成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影響力的作用,便于對群體的影響力進行指標化研究,符合社會現實,提高了影響力評估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影響力評估方法,屬于網絡通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線社交網絡的用戶群體是因為一定的社會關系,社會背景或興趣等形成的非正式的、跨區域的、可自由發展的龐大的社會網絡群體。看似聯系較為稀疏的虛擬世界網絡群體,相互之間的影響作用對大眾輿論導向、社會熱點漲落、特定群體涌現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社交用戶的個體屬性、活躍程度、交際范圍、行為特征等要素的不同,在線社交網絡中的不同用戶具有不同的影響力。
盡管現實的人際關系能夠于在線社交網絡中有所體現,但并不是在線社交網絡群體形成的全部驅動因素。人類獨特的行為模式根源于人類高度的社會性,這使得人比隨機擴散的物理粒子具有更為復雜的運動模式。值得強調的是,任何群體或者網絡的形成,都是由于個體關系之間的相互反饋,從而實現網絡用戶的自適應和群體的自組織。因此,研究社交網絡的群體用戶關系與影響力是深入剖析網絡用戶群體行為的關鍵。
近年來,學者對在線社交網絡的影響力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早期工作對影響力在社會活動中的表現和相關因素進行了探索和分析,當時的研究樣本空間較小,能夠獲取的數據量有限。隨著在線社交網絡大量客觀的數據支持,有學者開始對用戶本身社團及表現出來的影響力、用戶在線交互過程中表現的彼此影響以及影響力隨時間的演化等諸多問題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和探討。A.Leavitt E.Burchard,D.Fisher,and S.Gilbert《Theinfluentials:new approaches foranalyzing influence on Twitter》(Web EcologyProject,2009,4(2):1-18.)等分析了Twitter的用戶數據,把用戶的影響力分為兩種類型:基于交談的影響力(conversation-based)和基于內容的影響力(content-based)。Page L,Brin S,Motwani R《The PageRank citation ranking:Bringing order to theweb》依據交互信息在社交網絡上的傳播特點,利用信息的轉發次序對用戶影響力進行打分。Kwak H,Lee C,Park H《What is Twitter,a social network or a news media》(Proceedings of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ACM,2010:591-600)等人通過計算社交用戶追隨者的拓撲結構網絡得出社交用戶的PageRank值,并將其作為對社交用戶影響力的一種有效度量方法。Yang和Leskovec《Modeling information diffudion inimplicit networks》(Proceedings of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Mining.Sydney,Ausralia,2010:599-608)則認為信息的傳播過程受用戶影響力的控制,與顯性的網絡拓撲以及用戶間的相互連接沒有必然聯系,建立了一種線性影響力模型LIM,用于表示用戶影響力與過去已經受到影響的其他用戶之間的關系。《在線社交網絡中用戶間影響力量化研究》(戴云晶,上海交通大學,2013)通過引入貝葉斯概率的理論和虛擬轉發的概念來修正現有模型,提出了貝葉斯用戶間影響力量化模型。以上對影響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對于群體影響力衡量和指標刻畫卻相對較少,沒有一個相對系統的方法去刻畫和計算群體影響力的大小。而本發明能夠很好地解決上面的問題。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93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境設計圖紙放置桶
- 下一篇:斜面展示架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