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脈診診病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18445.5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85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許春茂;許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50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脈診 脈象信號 脈象特征 人工智能 比對分析 辨識單元 攝錄裝置 顯示裝置 智能終端 圖碼 采集 用戶操作探測 參考數據庫 服務器單元 分析軟件 核心算法 互聯網 歸納 中醫 聯網 全球 | ||
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脈診診病方法。用戶在智能終端中安裝脈診診病APP。根據要求,用戶操作探測單元、采集脈象信號;通過智能終端將脈象信號傳送給服務器單元。由辨識單元中的顯示裝置顯示用戶的脈象信號、顯示病例脈象信號。辨識單元中的攝錄裝置、從顯示裝置所顯示脈象信號中,采集脈象特征圖。攝錄裝置、脈診分析軟件,按照中醫六診的原理,采用核心算法、對用戶脈象特征圖碼與病例脈象特征圖碼進行比對分析。診病軟件根據比對分析的結論,并且參考數據庫中的多種信息,綜合歸納之后,形成用戶本次的脈診診病報告。本發明脈診準確、診病快捷、自動逐步完善,脈診功能將越來越強。實現全球頂尖的大型聯網脈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信息技術,尤其涉及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脈診診病方法。
背景技術
中醫脈診可以診斷許多疾病。電子智能脈診,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現有脈診儀、或脈診系統,沒有聯網,沒有形成脈診大數據。
本申請人已經申請的專利《電腦智能化的高級脈診探頭》《電腦智能化的脈診固定裝置》對脈診探頭、脈診固定裝置進行創新。
在互聯網時代需要將中醫脈診與互聯網、智能終端相結合,并且采用人工智能、自動識別、自我完善。聯網脈診是時代的大趨勢。
創新發明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脈診診病方法,累積脈診大數據,其診病能力、診病速度將超越千百名中醫師的脈診。并且脈診功能將越來越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發明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脈診診病方法;借助智能終端的聯網傳遞,采用人工智能軟硬件,脈診準確、診病快捷、自動完善,讓脈診功能越來越強;實現全球頂尖的大型聯網智能脈診。
為達到所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技術方案是:基于互聯網人工智能的脈診診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用戶在智能終端中安裝脈診診病APP,用戶注冊后、填寫用戶信息;用戶登錄時,可選項填寫診病要求、近期身體不適信息;
步驟2,根據脈診診病APP的要求,用戶操作探測單元、采集用戶手腕的脈象信號;通過智能終端將脈象信號傳送給服務器單元;
步驟3,服務器單元接收脈象信號,并且由辨識單元中的顯示裝置顯示用戶的脈象信號、顯示病例脈象信號;辨識單元中的攝錄裝置、從顯示裝置所顯示脈象信號中,采集脈象特征圖;并且將特征圖數碼化;
步驟4,攝錄裝置、服務器單元中的脈診分析軟件,按照中醫六診的原理,采用核心算法、對用戶脈象特征圖碼與病例脈象特征圖碼進行比對分析;
步驟5,服務器單元中的診病軟件,根據比對分析的結論,并且參考數據庫中的多種信息,綜合歸納之后,形成用戶本次的脈診診病報告;當某用戶確診疾病后,診病軟件自動將該用戶脈象特征圖轉為病例脈象特征圖。
本發明的主要優點,創新用智能終端與探測單元相配合、采集手腕的脈象信號,然后通過萬維網、移動互聯網,將脈象信號上傳。由服務器單元、辨識單元聯合對脈象信號進行識別、比對分析。這樣的方法,不僅大幅減少設備的成本,而且借助人工智能科技,讓病例脈象特征圖不斷增加。自動地增加脈診診病的范圍、增強脈診功能。本發明具有脈診準確、診病快捷、自動逐步完善,脈診功能將越來越強的優勢。實現全球頂尖的大型聯網脈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方法步驟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所說的方法步驟,主要基于智能終端、探測單元、服務器單元、辨識單元組成的系統方案。
所說的智能終端,是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PC電腦、醫用電腦、醫療機器人、醫用聯網終端、VR設備、AI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交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84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