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pyraziflumid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17517.4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4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任太軍;李廣澤;魏靖;黃柯程;梁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60 | 分類號: | A01N43/60;A01N43/36;A01N47/38;A01N43/4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殺菌組合物 病害 活性成份 增效作用 氟啶胺 灰霉病 咯菌腈 殺菌譜 異菌脲 用藥量 質量比 防治 真菌 可用 果樹 花卉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pyraziflumid的殺菌組合物,該組合物中的活性成份為A和B,活性成分A為pyraziflumid,活性成分B為選自氟啶胺、異菌脲或咯菌腈中的任意一種,且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質量比為50:1~1:50。本發明組合物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樹、花卉等多種作物上的病害,特別是由高等真菌引起的灰霉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殺菌譜廣、用藥量低、增效作用明顯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含有pyraziflumid的殺菌組合物及其在農作物病害上的應用,屬于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pyraziflumid(試驗代號NNF-0721)是日本農藥株式會社開發的SDHI類殺菌劑,對水稻、水果和蔬菜上的白粉病、黑星病、灰霉病、菌核病、輪紋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結構式如下: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一種世界性重要真菌病害,在蔬菜、草莓、葡萄等多種作物上均有為害,且危害嚴重,給種植者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化學防治具有高效、速效、方便、經濟效益高的特點,是生產中控制灰霉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存在抗藥性問題,產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是灰霉病菌寄主范圍廣,繁殖快,遺傳變異大,適合度高,易于產生抗藥性;常用內吸性殺菌劑大多為單作用位點,抗性風險較高;不合理用藥造成較大抗藥性選擇壓;保護地栽培利于灰霉病菌的越冬越夏。
在實際生產中,不同品種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病蟲害很常見的方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相加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農藥的復配效果都是相加作用,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復配很少,特別是增效作用特別明顯的復配就更少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效效果明顯、防治譜廣的組合物及其應用。
為達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殺菌組合物,組合物中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為pyraziflumid,活性成分B為選自氟啶胺、異菌脲或咯菌腈中的任意一種,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質量比為50:1~1:50,優選質量比為20:1~1:20。
本發明組合物特別適合于防治農作物的病害,所述的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豆類作物、油料作物、纖維作物、糖料作物、瓜類作物、水果類作物、干果類作物、根莖類作物、花卉作物、藥用作物、原料作物、綠肥牧草作物。
所述的病害包括:灰霉病、靶斑病、潰瘍病、蔓枯病、銹病、輪紋病、菌核病、黑穗病、全蝕病、根腐病、立枯病、紋枯病、惡苗病、枯萎病、菌核病、白發病、霜霉病、猝倒病、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早疫病、葉霉病、葉斑病、黑星病、黑痣病、疫病、莖基腐病、黃萎病、根腫病、煤煙病等多種真菌性病害。
施藥方式可以采用噴霧、灌根、浸根、浸種、甩施、撒施、溝施、穴施等,防治土傳病害時優選溝施、穴施、灌根等土壤處理或浸根、浸種、種子包衣處理。
本發明組合物可以與其它具有除草、殺菌性能的化合物混合使用,也可以與殺蟲劑、殺線蟲劑、防護劑、生長調節劑、植物營養素或土壤調節劑混合使用。
本發明組合物同現有技術相比,至少能產生以下有益效果:
1.組合物中兩種活性組分按上述比例復配后,具有明顯增效和持效作用;
2.可以大幅減少田間用藥量和用藥次數,降低生產和使用成本,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和農藥殘留,減少對有益生物的危害;
3.擴大了殺菌譜:組合物中兩種活性成分按所述比例復配后對農作物上的各類真菌性病害可以起到兼治的作用,且效果顯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75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