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型抗溫粘彈性自轉向酸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6563.2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49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曾雙紅;吳志俊;張子明;徐樂;李超;李軍;陳小凱;田浩;劉錦江;郭琳;李玉印;李霞;孟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8/74 | 分類號: | C09K8/74;E21B4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韓蕾;姚亮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稠化劑 芥酸酰胺 粘彈性 抗溫 制備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 月桂酰胺丙基甜菜堿 碳酸鹽巖儲層 鐵離子穩定劑 丙基甜菜堿 磺基甜菜堿 黏土穩定劑 羥丙基磺基 十八烷基 二甲基 緩蝕劑 濃鹽酸 甜菜堿 丙基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型抗溫粘彈性自轉向酸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自轉向酸包括:1.0wt.%~7.5wt.%稠化劑A;1.0wt.%~7.5wt.%稠化劑B;32.2wt.%~75.5wt.%的濃鹽酸;1.0wt.%~4.0wt.%緩蝕劑;1.5wt.%~5.0wt.%鐵離子穩定劑;1.5wt.%~4.0wt.%黏土穩定劑及余量水;稠化劑A包括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十八烷基二甲基羥丙基磺基甜菜堿和月桂酰胺丙基甜菜堿中的一種或多種;稠化劑B包括芥酸酰胺丙基甜菜堿、二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堿和芥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堿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明自轉向酸適于溫度80~120℃的碳酸鹽巖儲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型抗溫粘彈性自轉向酸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油氣開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外油田不斷的勘探和開發,大量深層低滲透非均勻質油藏被開采。對于低滲透油氣田需要激產作業,酸化是常用的增產措施之一,酸液與巖石反應溶解地層巖石產生酸蝕孔洞,產生孔道可使油氣流入產出井筒,提高井筒與近井地帶儲層的連通性,增加油井產能。在非均質性較強的儲層中,酸液的流動遵循最低阻力原理,在酸化過程中酸液優先進入滲透性較好的儲層,大部分酸液進入中、高滲透層,而更需要酸化增產的低滲層卻沒有得到酸化,因此很難有效地改造非均質儲層的低滲部分,而影響整個酸化作業的效果,對這類儲層,需要采用轉向酸化技術才能達到均勻改造的目的。
目前成熟的酸液轉向技術是采用機械轉向方式,此方式為在酸化過程中利用機械將酸化的目的層與其他層隔開,從而達到預期的酸化轉向。機械轉向技術具有施工操作復雜,機械設備笨重,成本較高等缺點。化學轉向酸化技術是采用在注酸時添加一些化學助劑,此化學劑可降低高滲層的注入能力,起到暫堵的作用,從而實現酸液的轉向。這項技術雖然操作簡單,但是化學助劑會導致酸液中有沉淀產生,會降低酸化的作用,還有可能對地層產生很大的傷害,且其作用也并不持久。粘彈性表面活性劑轉向酸化技術是利用粘彈性表面活性劑轉向酸優先與高滲層的碳酸巖進行反應,從而使酸液的pH值升高及Ca2+含量升高,此時酸液的粘度逐步變大,對高滲層實現暫堵,使鮮酸逐步進入低滲透層,從而實現轉向酸化的目的。
CN 102373057A公開了一種粘彈性表面活性劑酸化液,應用于非均質砂巖油藏的轉向酸化液,其粘彈性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內酯,粘彈性表面活性劑轉向酸具有pH控制自轉向功能、轉向效果好、無需交聯劑和破膠劑、緩速與濾失控制好等突出優點,返排較為徹底,不會對儲層造成傷害和污染。然而通過室內研究發現,該體系只適合低溫井,不適合中、高溫井。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復合型抗溫粘彈性自轉向酸,該粘彈性自轉向酸能夠用于溫度80~120℃的碳酸鹽巖儲層,適用于中、高溫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復合型抗溫粘彈性自轉向酸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復合型抗溫粘彈性自轉向酸的應用。
為達到以上技術目的,一方面,本發明提供1.一種復合型抗溫粘彈性自轉向酸,以其總重量為100%計,其包括:
1.0wt.%~7.5wt.%的稠化劑A;
1.0wt.%~7.5wt.%的稠化劑B;
32.2wt.%~75.5wt.%的質量分數為31wt.%~37wt.%的濃鹽酸;
1.0wt.%~4.0wt.%的緩蝕劑;
1.5wt.%~5.0wt.%的鐵離子穩定劑;
1.5wt.%~4.0wt.%的黏土穩定劑;及
余量的水;
其中,所述稠化劑A包括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十八烷基二甲基羥丙基磺基甜菜堿和月桂酰胺丙基甜菜堿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65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