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貝氏體/馬氏體/奧氏體高韌易焊接船板鋼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6358.6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661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正延;柴鋒;蘇航;羅小兵;楊才福;李麗;梁豐瑞;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鋼鐵研究總院;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50 | 分類號: | C22C38/50;C22C38/48;C22C38/44;C22C38/42;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1D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86 | 代理人: | 王濤,馬東偉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貝氏體 馬氏體 奧氏體 高韌易 焊接 船板鋼 制造 方法 | ||
1.一種貝氏體/馬氏體/奧氏體高韌易焊接船板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鋼中各組分按質量百分比計:C:0.020%~0.060%,Ni:1.50%~3.00%,Cu:1.00%~2.00%,Mo:0.10%~0.60%,Cr:0.20%~0.60%,Mn:0.80%~1.50%,Si:0.20%~0.50%,Nb:0.040%~0.080%,Ti:0.005%~0.020%,Al:0.010%~0.050%,P≤0.006%,S≤0.001%,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述船板鋼滿足焊接裂紋敏感性指數:Pcm=C+Si/30+Ni/60+(Mn+Cr+Cu)/20+Mo/15+V/10+5B≤0.34;所述船板鋼的微觀組織主要由貝氏體、馬氏體、奧氏體構成,其中貝氏體體積分數為70%~90%,馬氏體體積分數為10%~20%,奧氏體體積分數為4%~10%;上述組分之和為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貝氏體/馬氏體/奧氏體高韌易焊接船板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鋼中各組分按質量百分比計:C:0.023%~0.037%,Ni:1.73%~2.01%,Cu:1.09%~1.76%,Mo:0.13%~0.367%,Cr:0.24%~0.36%,Mn:0.85%~1.13%,Si:0.24%~0.39%,Nb:0.043%~0.062%,Ti:0.0053%~0.012%,Al:0.012%~0.034%,P≤0.004%,S≤0.0008%,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述船板鋼滿足焊接裂紋敏感性指數:Pcm=C+Si/30+Ni/60+(Mn+Cr+Cu)/20+Mo/15+V/10+5B≤0.2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貝氏體/馬氏體/奧氏體高韌易焊接船板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鋼中各組分按質量百分比計:C:0.041%~0.056%,Ni:2.15%~2.87%,Cu:1.81%~1.93%,Mo:0.38%~0.57%,Cr:0.38%~0.52%,Mn:1.213%~1.479%,Si:0.41%~0.49%,Nb:0.065%~0.078%,Ti:0.013%~0.018%,Al:0.036%~0.048%,P≤0.003%,S≤0.0007%,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述船板鋼滿足焊接裂紋敏感性指數:Pcm=C+Si/30+Ni/60+(Mn+Cr+Cu)/20+Mo/15+V/10+5B≤0.3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貝氏體/馬氏體/奧氏體高韌易焊接船板鋼,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板鋼的微觀組織中貝氏體體積分數為76%~85%,馬氏體體積分數為13%~19%,奧氏體體積分數為6%~8%;上述組分之和為100%。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貝氏體/馬氏體/奧氏體高韌易焊接船板鋼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工藝步驟為:
(1)板坯連鑄:采取低過熱度澆注,澆注過熱度不大于20℃,采取輕壓下及電磁攪拌技術;
(2)低溫再加熱:將連鑄坯進行低溫加熱,加熱溫度為1000~1150℃,保溫60~180min;
(3)再結晶與非再結晶區兩階段大壓下軋制:在再結晶區溫度范圍內進行2~5道次大壓下率軋制,開軋溫度:1000~1150℃,終軋溫度:980~1000℃,軋速不高于1.5m/s,每道次壓下量不低于15%;在非再結晶區溫度范圍內進行3~10道次大壓下率軋制,開軋溫度:920~1000℃,終軋溫度:850~900℃,軋速不高于1.5m/s,每道次壓下量不低于10%;所述兩階段大壓下軋制總壓縮比不低于8,在所述非再結晶區軋制時壓縮比不低于3;
(4)直接淬火DQ:軋制結束后將鋼板快速傳送至在線淬火機進行淬火,直接淬火溫度為850~900℃,直接淬火后冷卻方式為水冷,水淬速度控制在1~2m/min,冷速≥20℃/s,鋼板表面終冷溫度不高于200℃;
(5)兩相區淬火L:對直接淬火后的鋼板再次加熱至兩相區進行二次淬火,淬火溫度為740~780℃,保溫時間60~90min,上述兩相區是指奧氏體/鐵素體區;
(6)回火熱處理:將二次淬火后的鋼板在熱處理爐中進行回火,回火溫度為500~670℃,回火時間60~120min,回火后進行空冷至室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鋼鐵研究總院;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鋼鐵研究總院;中聯先進鋼鐵材料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635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