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臭氧輔助切割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16147.2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58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周宇超;黃明明;陳文文;毛俊波;張修沖;何穎波;景春龍;溫燕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6/12 | 分類號: | B23K26/12;B23K26/3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357 | 代理人: | 楊靜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臭氧 輔助 切割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臭氧輔助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輔助切割裝置包括:
具有切割平臺的密封保護裝置,所述切割平臺位于所述密封保護裝置內;
放置于切割平臺上待切割的電極片;
朝向所述電極片設置且位于所述密封保護裝置內的激光加工裝置;
朝向所述激光切割位置設置且位于所述密封保護裝置內的臭氧發生裝置;
所述激光加工裝置及所述臭氧發生裝置均固定于所述密封保護裝置的內側上;所述激光加工裝置用于產生投射至所述電極片并對電極片切割的激光束;所述臭氧發生裝置用于產生吹向激光切割位置的臭氧并使激光束切割后的電極片熔渣沉淀,從而防止熔渣堆積造成電極片短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輔助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加工裝置包括:
激光發生器,所述激光發生器用于發出激光束;
反射鏡組,所述反射鏡組設置在所述激光束照射路徑上,用于對所述激光束反射或偏轉;
聚焦鏡組,所述聚焦鏡組用于對所述反射鏡組反射或偏轉的激光束聚焦,并投射至所述電極片上;
所述聚焦鏡組用于將所述電極片切割并形成多個極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輔助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臭氧發生裝置包括:產生臭氧的臭氧發生器以及將產生的臭氧吹向所述激光切割位置的輸出管;
所述輸出管一端與所述臭氧發生器連接,另一端定位于所述切割平臺附近;所述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經所述輸出管吹向激光切割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輔助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束的波長在355nm~10.6μm之間;所述激光發生器的功率在30~1000W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臭氧輔助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產生器產生的臭氧為干燥純凈氣體,從而避免所述電極片污染。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輔助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管為氟膠管。
7.一種臭氧輔助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確定電極片的切割位置,以使激光束對準所述電極片;
步驟2:設置所述激光束加工參數;
步驟3:將輸出臭氧的輸出管對準所述電極片,保證臭氧經所述輸出管吹向所述電極片,以使所述電極片周圍形成臭氧環境;
步驟4:控制激光發生器產生所述激光束并調整所述激光束的切割軌跡,控制所述臭氧發生器產生臭氧并將所述臭氧吹向所述電極片;
步驟5:臭氧氧化激光切割電極片產生的金屬熔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輔助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激光發生器產生所述激光束時所述臭氧發生器產生臭氧,或所述激光發生器產生所述激光束并對所述電極片切割后,所述臭氧發生器產生臭氧。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輔助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束對所述電極片采用定點切割或者飛行切割。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臭氧輔助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束經反射鏡組反射,并通過聚焦鏡組聚焦至所述電極片,所述反射鏡組根據所述激光束對所述電極片的切割軌跡偏轉,從而切割出與切割軌跡相對應形狀的極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614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精密對位彈簧頂針
- 下一篇:增減材復合制造中的激光封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