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減輕混流式水輪機尾水管偏心渦帶危害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16021.5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404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洪泉;廖翠林;孟曉超;李鐵友;王萬鵬;陸力;趙立策;王武昌;徐國珍;范小付;孟靜;梁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水電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B11/00 | 分類號: | F03B11/00;F03B11/02;F03B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何家鵬 |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尾水管 蝸殼 混流式水輪機 偏心渦 泄水錐 水輪機 比例加大 蝸殼進口 出水邊 減小 葉片 優(yōu)化 | ||
1.一種減輕混流式水輪機尾水管偏心渦帶危害的方法,包括對水輪機的以下四個方面的優(yōu)化:1)增大蝸殼末端直徑,并從蝸殼進口到蝸殼末端等比例加大蝸殼的各斷面直徑,增大后的蝸殼末端直徑比按等環(huán)量設計蝸殼末端直徑大10%~15%;2)減小葉片的出水邊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葉片的出水邊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由現有的10°~25°減小至8°~22°,并且越靠近上冠處夾角減小量越大;3)選用比常規(guī)泄水錐更長的泄水錐,所選用是泄水錐長度達到轉輪出口直徑的0.2~0.3倍;4)選用更高的尾水管,所選用的尾水管高度達到或超過3倍轉輪出口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水電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水電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602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