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用離心泵導葉的水力設計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611115138.1 | 申請日: | 2016-12-07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9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發明(設計)人: | 朱榮生;唐俊鋆;楊愛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國泉泵業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F04D29/44 | 分類號: | F04D29/44;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心泵 水力 設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離心泵主要過流部件的設計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礦用離心泵導葉的水力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離心式水泵由于其結構簡單,維修方便,使用范圍廣,因此被廣泛運用在煤礦排水系統中。礦用離心泵一般用來輸送固體顆粒含量不大于1.5%的中性礦水,粒度小于0.5毫米及類似的其他污水中,被輸送介質的溫度一般不大于80℃,通常適用于鋼鐵廠、礦山排水和污水輸送等場合。
為了防止發生事故的發生,礦場場面和井下必須要布置良好的排水設備,為了及時高效的排除礦井中的積水,必須安裝性能較好的多套排水泵,此時對排水泵的工作能力要求很高,必須要求安裝的排水泵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排出礦井中的積水。
目前的礦山用泵多為離心泵,離心泵的主要過流部件是葉輪和導葉,葉輪的主要作用是使流體有足夠的能量達到用戶要求的揚程,而導葉則是將液體動能轉換成壓能的過流部件,同時可以降低液流速度,消除液流從葉輪流出的旋轉運動,由此降低液流的水力損失,進而相應的提高泵的效率,因此導葉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使用的礦用離心泵就導葉的水力設計而言,仍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由于工作環境的特殊性,輸送的液體中通常含有較多的泥沙和礦石顆粒等較大顆粒的物質,盡管有設備在液體流入水泵之前將顆粒物質過濾掉,但是難免會有無法過濾的混合物進入水泵中,造成泵內流道的磨損,同時影響泵的性能,造成效率降低,噪聲增大,運行不穩定等,進而縮短泵的使用壽命,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現有專利號201410797350.5,名稱為“一種帶槽結構的徑向導葉及其設計方法”的專利提出:采用計算流體力學軟件ANSYS CFX 14.5對徑向導葉進行定常數值模擬,得到導葉內全部流道的速度流線分布圖,以此來設計帶槽的徑向導葉;同時對帶槽的徑向導葉進行數值模擬,得到相應的速度流線分布圖,減小導葉工作面的漩渦區域,改善導葉內部流場分布,進而提高其過流能力。
現有專利號201510382897.3,名稱為“一種流道式導葉設計方法”的專利提出:在傳統流道式導葉設計的基礎上,應用安德森的面積比原理,以確定導葉進口寬度b3、導葉喉部寬度a3和導葉數z的方法,考慮了葉輪和導葉的匹配性,但是并沒有給出多級離心泵導葉基本參數的系統的、精確的設計方法。
針對上述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發明了“一種礦用離心泵導葉的水力設計方法”,不僅給出了礦用離心泵導葉參數的精確的、系統的設計方法,還增強了礦用離心泵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水力效率,延長了使用壽命和維修周期。
發明目的
目前,在煤礦采掘工作面使用的排水泵中,普遍使用的是多級清水離心泵,而輸送的液體中通常含有較多的泥沙和固體顆粒,過流部件的磨損嚴重,維修周期短,水泵過早報廢,不但增加了成本,還常常直接影響生產進度。因此過流部件的水力設計顯得尤其重要,而泵主要的過流部件是葉輪和導葉,現有的導葉的設計方法,理論設計與實際模型出入大,泵的水力損失較大,很難達到預想效果。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礦用離心泵導葉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過流部件的過流能力和水力效率,增長泵的壽命和維修周期,減少檢修人員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礦用離心泵導葉的水力設計方法。通過改善泵導葉的幾個重要參數的設計方法,提高了泵水力效率,增強了礦用離心泵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延長了使用壽命和維修周期。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導葉基圓直徑D3,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D3——導葉基圓直徑,mm;
D2——葉輪出口直徑,mm;
ns——比轉速;
(2)導葉進口軸向寬度b3,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b3——導葉進口軸向寬度,mm;
b2——葉輪出口軸向寬度,mm;
ns——比轉速;
(3)導葉進口安放角α3,其計算公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國泉泵業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國泉泵業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51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出口擴散段泵體的水力設計方法
- 下一篇:一種彎管底座中帶導流筋的潛污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