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萵筍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13419.3 | 申請日: | 201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7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曹致珩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陵市恒豐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周小麗 |
| 地址: | 24412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萵筍 種植 方法 | ||
1.一種萵筍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整地: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壤,深耕曬地,耕深15~20cm,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500-2000kg和氮磷鉀復合肥8-10kg,曬垡后做畦;
(2)種子處理:在播種前將種子曬1-2天后,挑選籽粒飽滿的種子,將挑選好的種子放到清冷水中侵泡4-6h后,取出,瀝干;然后撈出投入浸種劑中浸種15-20分鐘,取出洗凈,用紗布包好放在15-20℃的條件下催芽3-4天至80%的種子露白;
(3)播種:將步驟(2)中處理后的種子摻在少量細土中拌勻后播種,播后覆土,播后覆土,所述種子需用量為80-100g/畝;
(4)苗期管理:播后7-10d幼苗出齊,當幼苗長至2-3片葉時進行間苗,株距和行距均是3-5cm;
(5)定植管理:在苗齡長至5-6片葉時定植,株距20-23cm,行距15-28cm,定植后澆定根水;
(6)田間管理:定植成活及時澆水追肥,追肥時每畝施入1200-1500kg腐熟的有機肥2次,莖部開始肥大時,第3次追肥,每畝施入20-25kg氮磷鉀復合肥,采收前3-4d澆最后1次水,采收前10-15d不再追肥,及時拔除田間雜草;
(7)采收:當萵筍主莖頂端和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就可采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萵筍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曬垡7~10天后按1.5-1.8m的寬度做畦。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萵筍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浸種劑由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制成:2-3%氯化鈉、0.1-0.15%雙乙酸鈉、0.2-0.4%維生素B12、其余為清水。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萵筍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浸種劑由如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制成:2%氯化鈉、0.15%雙乙酸鈉、0.2%維生素B12、其余為清水。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萵筍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覆土層控制在0.3-0.5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陵市恒豐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未經銅陵市恒豐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341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濕地生態(tài)修復方法
- 下一篇:可鎖定壁掛式醫(yī)用銳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