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圖書自動借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3296.3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11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5 |
| 發明(設計)人: | 顧寄南;姜曉丹;高國偉;劉守;孫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7G1/10 | 分類號: | G07G1/10;G06K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圖書 自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圖書自動借還裝置,包括自動還書機構、升降支座和升降連桿組;所述升降連桿組一端安裝在升降支座上,另一端通過第二滑塊安裝在第二導軌上;所述第二導軌上滑動安裝有旋轉氣缸支架,旋轉氣缸支架上安裝有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上安裝有支撐板,支撐板上安裝有自動還書機構;所述自動還書機構包括數組氣動手指和直線氣缸,氣動手指由直線氣缸帶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高一種圖書自動借還裝置,采用雙排直線氣缸的布局,利用旋轉氣缸實現在一次升降過程中,可同時完成還書和借書的工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主取放機構,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圖書館的圖書自動借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圖書館藏書量的不斷增加,圖書館每天的圖書借閱量大,圖書管理將是一項越來越艱辛的工作。傳統的圖書管理依靠人工操作,且圖書管理員大多為女性,對于高層書架圖書的放置整理極為不便,需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整理效率低,還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位置放錯的錯誤,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盡管現在已經有很多圖書館采用貼條形碼或RFID技術輔助圖書的識別與管理,但這只是稍稍提高了效率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以上不足之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高一種圖書自動借還裝置,采用雙排直線氣缸的布局,利用旋轉氣缸實現在一次升降過程中,可同時完成還書和借書的工作。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圖書自動借還裝置,包括自動還書機構、升降支座和升降連桿組;所述升降連桿組一端安裝在升降支座上,另一端通過第二滑塊安裝在第二導軌上;所述第二導軌上滑動安裝有旋轉氣缸支架,旋轉氣缸支架上安裝有旋轉氣缸;所述旋轉氣缸上安裝有支撐板,支撐板上安裝有自動還書機構;所述自動還書機構包括數組氣動手指和直線氣缸,氣動手指由直線氣缸帶動;
所述升降連桿組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第六連桿、第七連桿和第八連桿;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一端分別通過第三滑塊滑動安裝在第二導軌上,另一端分別通過第十連桿與第六連桿和第五連桿一端鉸鏈相連接;所述六連桿和第五連桿另一端通過鉸鏈分別與第二滑塊相連接;所述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一端分別通過鉸鏈固定在升降支座上表面上;另一端通過第十一連桿與第七連桿第八連桿一端鉸鏈相連接;所述第七連桿第八連桿另一端分別通過第十三連桿與第二導軌鉸鏈連接;
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中間通過鉸鏈與第九連桿垂直連接;所述第五連桿、第六連桿、第七連桿和第八連桿中間通過鉸鏈與第十二連桿垂直連接;
所述升降支座下表面上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滑動安裝在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一導軌安裝在升級支座上,升級支座上安裝有帶輪,皮帶平行于升級支座設置在帶輪上,帶輪通過電機帶動;所述升降支座上表面上還通過第一鉸鏈座安裝有氣缸,氣缸另一端安裝在垂直安裝于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上的升降連接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數組氣動手指和直線氣缸為3組。
進一步的,所述每組氣動手指和直線氣缸包括第一排直線氣缸與第一排氣動手指,第二直線氣缸與第二排氣動手指;所述第一排氣動手指與第二排氣動手指相反方向布置。
進一步的,該裝置還包括圖書傳送帶;所述圖書傳送帶置于升降連桿組的一側。
進一步的,所述氣動手指內安裝NFC芯片檢測裝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圖書自動借還裝置,采用雙工位機構,使雙排對稱布置的直線氣缸帶動氣動手指抓取圖書,利用旋轉氣缸,實現在一次升降過程中,可同時完成還書和借書的工作,且每次能同時借取三本圖書,歸還三本圖書,以提高借還書的速度及效率,實現自動借還書的功能。該裝置中,通過采用NFC通信技術,使得氣動手指在靠近圖書時就可獲取圖書存放位置的相應信息,定位快速、準確,大大減少人工借還圖書所花費的時間,同時減輕了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降低存放位置出錯的概率,提高圖書管理的自動化水平,可大規模的推廣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329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