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由氣泡微泵驅動的微流道散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1963.4 | 申請日: | 201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93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俊杰;屈揚;苑士華;胡紀濱;吳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3/367 | 分類號: | H01L23/367;H01L23/427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 地址: | 10000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泡 驅動 微流道 散熱 系統 | ||
1.一種由氣泡微泵驅動的微流道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基體(1),芯片基體(1)加工有微流道循環散熱管路系統;所述微流道循環散熱管路系統,包括位于芯片基體(1)上層的散熱總成(2)、均位于芯片基體(1)內層的吸熱總成(3)和微氣泡泵總成(4)、以及將散熱總成(2)、吸熱總成(3)、微氣泡泵總成(4)三者串聯構成循環的干路管(5);
所述微氣泡泵總成(4)包括相變腔(6)、單向分流腔(7)、位于單向分流腔(7)上游的A緩沖腔(8)、位于單向分流腔(7)下游的B緩沖腔(9);吸熱總成(3)以及相變腔(6)均位于芯片基體(1)產熱區域;相變腔(6)內填充有相變液(10);相變腔(6)通過驅動管路(18)與單向分流腔(7)的中部導通;所述驅動管路(18)的容量大于相變液(10)受熱汽化后的體積膨脹量;所述A緩沖腔(8)和B緩沖腔(9)的緩沖量大于相變液(10)受熱汽化后的體積膨脹量;吸熱總成(3)、散熱總成(2)、單向分流腔(7)內均填充有冷卻液(11);在驅動管路(18)內,冷卻液(11)與相變液(10)兩者不互溶或者通過與兩者不互溶的隔離液泡(12)隔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由氣泡微泵驅動的微流道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緩沖腔(8)和B緩沖腔(9)均為密封腔體,內部均填充有不溶于冷卻液的緩沖氣體(1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由氣泡微泵驅動的微流道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A緩沖腔(8)和B緩沖腔(9)均由多個毛細管流道(13)并聯或者串聯組成;毛細管流道(13)的末端與外界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由氣泡微泵驅動的微流道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分流腔(7)由兩個方向相同的錐管(14)在分流腔管(16)的兩端串接構成;驅動管路(18)的末端在兩個錐管(14)之間與干路管(5)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由氣泡微泵驅動的微流道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分流腔(7)由兩個方向相同的單向閥(15)在分流腔管(16)的兩端串接構成;驅動管路(18)的末端在兩個單向閥(15)之間與干路管(5)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由氣泡微泵驅動的微流道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變腔(6)外部安裝有周期性主動加熱裝置(17)。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由氣泡微泵驅動的微流道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變腔(6)外部安裝有周期性主動加熱裝置(17)。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由氣泡微泵驅動的微流道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變腔(6)外部安裝有周期性主動加熱裝置(1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196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