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冰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0816.5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65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朱小兵;姜波;王磊;劉浩泉;辛若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17/06 | 分類號: | F25D17/06;F25D17/08;F25D11/02;F25D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匯東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劉長江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冰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冰箱。其中該冰箱包括:箱體,其內部限定有儲物空間和壓縮機倉,儲物空間內設置有儲物容器,且儲物容器內部限定有保鮮空間;氣調膜組件,配置成使得氣調膜組件周圍空間氣流中的氧氣相對于其中的氮氣更多地透過氣調膜進入富氧氣體收集腔;以及抽氣泵組件,抽氣泵的進口端經由管路和管路切換機構受控地與富氧氣體收集腔連通,以將富氧氣體收集腔中的氣體抽排到保鮮空間外,使保鮮空間內的實際氧氣含量處于2%至19%的范圍。本發明的冰箱,使保鮮空間內的實際氧氣含量處于適宜區間,可以有效降低食材有氧呼吸的強度,同時保證基礎的呼吸作用,避免食材進行無氧呼吸,從而提高食材的儲存效果,延長食材的保鮮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品存儲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冰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經常會購買大量的物品放置在各類冰箱中,但是對于葉類蔬菜以及瓜果類食品,冰箱的儲物空間內的低溫不僅會使這些食物的表皮出現起皺和斑痕的現象,還會影響它們原有的味道和營養。
在冰箱的保鮮技術中,氧與冰箱中食品的氧化作用、呼吸作用都密切相關。食品的呼吸越慢,食品的氧化作用越低,保鮮時間也就越長。降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對食品保鮮具有明顯的作用。目前,為了降低冰箱中氧氣的含量,現有技術中通常利用真空保鮮或者額外設置脫氧裝置進行低氧保鮮。然而,真空保鮮的操作通常較為繁瑣,使用十分不便;而脫氧裝置通常利用電解質等進行除氧,裝置較為復雜且除氧效果并不明顯。
氣調保鮮技術一般性地是指通過調節儲存物所處封閉空間的氣體氛圍(氣體成分比例或氣體壓力)的方式來來延長食品貯藏壽命的技術,其基本原理為:在一定的封閉空間內,通過各種調節方式得到不同于正常空氣成分的氣體氛圍,以抑制導致儲存物(通常為食材)腐敗變質的生理生化過程及微生物的活動。特別地,在本申請中,所討論的氣調保鮮將專門針對于對氣體成分比例進行調節的氣調保鮮技術。
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曉,正常空氣成分包括(按體積百分比計,下文同):約78%的氮氣,約21%的氧氣,約0.939%的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氡)、0.031%的二氧化碳,以及0.03%的其他氣體和雜質(例如,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蒸氣等)。在氣調保鮮領域,通常采用向封閉空間充入富氮氣體來降低氧氣含量的方式來獲得富氮貧氧的保鮮氣體氛圍。這里,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曉,富氮氣體是指氮氣含量超過上述正常空氣中氮氣含量的氣體,例如其中的氮氣含量可為95%~99%,甚至更高;而富氮貧氧的保鮮氣體氛圍是指氮氣含量超過上述正常空氣中氮氣含量、氧氣含量低于上述正常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氣體氛圍。
但是傳統上用于氣調保鮮的制氮設備體積龐大、成本高昂,導致該技術基本上還是局限于使用在各種大型的專業貯藏庫上(儲藏容量一般至少30噸以上),并不適用于家庭或個人用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簡便的氣調保鮮冰箱。
本發明一個進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冰箱內物品的存儲效果。
特別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冰箱,該冰箱包括:箱體,其內部限定有儲物空間和壓縮機倉,儲物空間內設置有儲物容器,且儲物容器內部限定有保鮮空間;門體,設置于箱體的前表面,以供封閉儲物空間;氣調膜組件,安裝于儲物容器且其周圍空間與保鮮空間連通,氣調膜組件具有至少一個氣調膜和一個富氧氣體收集腔,并配置成使得氣調膜組件周圍空間氣流中的氧氣相對于其中的氮氣更多地透過氣調膜進入富氧氣體收集腔;以及抽氣泵組件,設置于壓縮機倉內,抽氣泵組件包括抽氣泵,抽氣泵的進口端經由管路和管路切換機構受控地與富氧氣體收集腔連通,以將富氧氣體收集腔中的氣體抽排到保鮮空間外,使保鮮空間內的實際氧氣含量處于2%至19%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08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