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靠港船舶接用岸電技術的數據采集與規約轉換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0332.0 | 申請日: | 201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16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舒;周健;白紀軍;方陳;時珊珊;雷珽;萬莎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瑞莉自動化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06 | 分類號: | G06Q50/06;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 地址: | 20000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船舶 接用岸電 技術 數據 采集 規約 轉換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靠港船舶接用岸電技術的數據采集與規約轉換方法,包括:對被動岸電設備的運行數據進行主動采集,寫入到相應的全局變量;對主動岸電設備的運行數據進行偵聽采集,寫入到相應的全局變量;將所述主動采集和偵聽采集的所有運行數據進行規約轉換,并發送至通訊前置機。本發明基于岸電技術理論,可將不同廠家、不同規約的設備連接到一個通訊管理裝置,再通過以太網接口上傳到通訊前置機,具有降低監控系統的硬件成本,提高監控系統的可操作性,利于監控系統今后功能擴展與應用推廣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靠港船舶接用岸電技術的數據處理,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靠港船舶接用岸電技術的數據采集與規約轉換方法。
背景技術
靠港船舶接用岸電技術是指船舶泊靠碼頭時,停止所有的船舶柴油機電站運行,采用陸地電源對靠港船舶供電的技術。通過岸電電源對船舶供電,可降低港口區污染廢氣的排放量。岸電技術是在國家推行“綠色港口”的背景下產生的,是港口解決噪聲、降低環境污染的有效手段。船舶岸電系統能對靠港船舶提供可靠供電,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這是港口和船舶供電領域的一大進步。因此,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技術,對靠港船舶降低用電成本、提高供電效率和減少環境污染具有重大意義。但是在現有的岸電系統中具有多種岸電設備,難以同一時間對岸電系統中所有的設備進行監控和信息采集,因此,若可同時解決采集通訊設備與岸電設備及與遠端服務器之間的有效通訊,將會提高監控系統的可操作性,并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降低成本、提高監測可操作性的用于靠港船舶接用岸電技術的數據采集與規約轉換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靠港船舶接用岸電技術的數據采集與規約轉換方法,包括:
對被動岸電設備的運行數據進行主動采集,寫入到相應的全局變量;
對主動岸電設備的運行數據進行偵聽采集,寫入到相應的全局變量;
將所述主動采集和偵聽采集的所有運行數據進行規約轉換,并發送至通訊前置機。
所述被動岸電設備包括高壓柜、變壓器柜和變頻器柜。
所述主動岸電設備包括遠程終端單元。
所述主動采集具體為:
101)依次初始化系統時鐘、串口和IO口;
102)生成召測報文指令加入到任務隊列;
103)從所述任務隊列中讀取一召測報文指令,將該召測報文指令通過串口發送給被動岸電設備;
104)讀取串口緩沖區中的返回數據;
105)對所述返回數據進行處理,寫入到相應的全局變量;
106)檢測是否有退出指令,若是,則關閉串口,釋放串口占用的資源,若否,則返回步驟103),繼續采集數據。
所述召測報文指令包括遙測指令和遙信指令。
所述偵聽采集具體為:
201)初始化統時鐘和串口,清空IO緩沖區;
202)串口依次讀取字節數據,判斷字節數據的值,并根據所述字節數據的值執行相應讀取操作,獲取主動岸電設備上傳的數據報文;
203)處理所述數據報文;
204)檢測是否有退出指令,若是,則關閉串口,釋放串口占用的資源,若否,則返回步驟202),開始下一輪數據采集過程。
所述步驟203)中,處理所述數據報文具體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瑞莉自動化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瑞莉自動化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03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