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轉盤雙鉆臺自動鉆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8696.5 | 申請日: | 201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54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9 |
| 發明(設計)人: | 顧濤;李春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B39/16 | 分類號: | B23B39/16;B23B47/28;B23B47/06;B23B47/22;B23Q1/52;B23Q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翁德億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盤 鉆臺 自動 鉆孔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轉盤雙鉆臺自動鉆孔機,包括一個工作臺,工作臺上設置有兩個相同的鉆臺機構和兩個相同的轉盤機構,兩個鉆臺機構左右并排地設置工作臺上平面的后部,兩個轉盤機構分別位于兩個鉆臺機構的正前方。鉆臺機構由鉆臺支座、鉆臺立柱、鉆頭旋桿、鉆頭、夾緊頭、夾緊頭移動液壓缸、電動機、夾緊氣缸、鉆頭移動氣缸、移動套筒等組成。轉盤機構由上轉盤、中轉盤、下轉盤、步進電機、旋轉柱、上定位套、下定位套等組成。本發明可實現全自動控制,操作簡單,作業員只需完成坯料工件的裝卸后,按啟動按鈕即可一次完成24個坯料工件的夾緊和鉆孔工作,無需人工干預,自動化程度高,安全性高,加工效率高,質量可靠,勞動強度低,制造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自動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由PLC控制的雙轉盤雙鉆臺自動鉆孔機。
背景技術
現有工件的鉆孔工作全部由人工加工完成,這種人工鉆孔的方式不僅加工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加工成本高,而且加工精度低,加工出的成品工件的一致性較差,難以保證加工質量。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雙轉盤雙鉆臺自動鉆孔機,以實現工件的自動批量鉆孔,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雙轉盤雙鉆臺自動鉆孔機,包括一個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兩個相同的鉆臺機構和兩個相同的轉盤機構,兩個所述鉆臺機構左右并排地設置所述工作臺上平面的后部,兩個所述轉盤機構分別位于兩個所述鉆臺機構的正前方;
所述鉆臺機構包括一個設置在所述工作臺上平面后部的鉆臺支座,所述鉆臺支座上設置有鉆臺加強肋,所述鉆臺加強肋的頂部設置有可上下伸縮的鉆臺立柱;所述鉆臺立柱的頂端前部通過頂部連接板設置有一塊鉆頭移動氣缸安裝板,所述鉆頭移動氣缸安裝板的中部設置有鉆頭旋桿安裝座,所述鉆頭移動氣缸安裝板的前部設置有一個豎直向下的鉆頭移動氣缸;所述鉆臺立柱的中部設置有一塊鉆臺橫向支撐板,所述鉆臺橫向支撐板的后部通過電動機安裝座設置有電動機,所述鉆臺橫向支撐板的前部圓孔內設置有一根豎直的鉆頭旋桿,所述鉆頭旋桿的底端與鉆頭連接,所述鉆頭旋桿的頂端與所述鉆頭旋桿安裝座連接,所述鉆頭旋桿的上部套設有一個軸承套,所述軸承套的外部設置有上部皮帶輪,所述鉆頭旋桿的中部設置有下部皮帶輪;所述鉆臺立柱的上部設置有一個移動撥叉固定座,所述移動撥叉固定座的一側設置有皮帶過渡輪,所述皮帶過渡輪與所述電動機的電機皮帶輪分別位于所述鉆臺立柱的左右兩側,所述皮帶過渡輪與所述電機皮帶輪之間設置有皮帶,所述皮帶的上層經過所述上部皮帶輪,所述皮帶的下層經過所述下部皮帶輪;
所述鉆頭移動氣缸的驅動桿上連接有一根鉆頭移動氣缸縱向連桿,所述鉆頭移動氣缸縱向連桿的底端連接有一根鉆頭移動氣缸橫向連桿,所述鉆頭移動氣缸橫向連桿的后部連接有一個“U”型的移動撥叉,所述移動撥叉位于所述上部皮帶輪和所述下部皮帶輪之間,所述移動撥叉開口處的左右兩端分別鉸接在所述移動撥叉固定座的左右兩側,所述移動撥叉“U”型處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緊固螺釘與所述軸承套連接;所述上部皮帶輪、所述下部皮帶輪和所述移動撥叉的外部設置有一個罩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86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