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裝置與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7345.2 | 申請日: | 201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17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琨;劉東超;黃明輝;朱曉彤;李一泉;祁忠;陳志光;鮑凱鵬;曾耿暉;戴光武;劉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5106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變電站 保護裝置 模擬 采樣 回路 實時 校驗 裝置 方法 | ||
1.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解析模塊、配置模塊、采樣模塊、判斷模塊和輸出模塊,所述配置模塊分別與解析模塊、判斷模塊相連,所述判斷模塊分別與采樣模塊、輸出模塊相連,其中:
解析模塊用于解析智能變電站的SCD文件,提取SCD文件中的IED設備列表;
配置模塊根據IED設備列表配置各IED設備所屬間隔,對IED設備按照間隔進行分類;
采樣模塊從站控層獲取各IED設備的模擬量測量數據;
判斷模塊用于對間隔內的各IED設備的模擬量回路進行冗余校驗;
輸出模塊將判斷模塊的判斷結果進行輸出顯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模擬量測量數據包括三相電流采樣幅值,三相電壓采樣幅值,同期電壓采樣幅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裝置,其特征在于,采樣模塊包括站控層報文解析模塊和數據存儲模塊,所述站控層報文解析模塊用于解析IED設備上送站控層的模擬量采樣報文,所述數據存儲模塊用于存儲IED設備的模擬量采樣報文。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裝置,其特征在于,當一個間隔內僅有兩個IED設備時,判斷模塊對兩個IED設備的模擬量測量數據進行比對,當二者的對應相的電流差值大于預設電流門檻時,則判定此相電流回路異常;當二者的對應相的電壓差值大于預設電壓門檻時,則判定此相電壓回路異常。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裝置,其特征在于,當一個間隔內的IED設備數量大于2個時,判斷模塊選取其中一個IED設備的模擬量測量數據作為基準數據并與同間隔內其他IED設備的模擬量測量數據進行比對,當差值均大于預設門檻時,則判定此相回路異常。
6.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根據智能變電站的SCD文件獲取智能變電站內所有的IED設備信息;
步驟2、根據IED設備所屬間隔信息,對IED設備按間隔進行分類;
步驟3、在站控層,采用MMS規約實時獲取間隔內各IED設備的模擬量測量數據;
步驟4、對各間隔內的IED設備進行模擬量測量數據的冗余校驗;
步驟5、根據校驗結果,輸出間隔內的IED設備的模擬量回路健康狀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IED設備包括保護設備、測控設備、錄波設備;步驟3中,模擬量測量數據包括三相電流采樣幅值,三相電壓采樣幅值,同期電壓采樣幅值。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對IED設備按間隔進行分類,包括線路間隔,母聯間隔,主變間隔,斷路器間隔,虛擬母線間隔,虛擬主變間隔。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變電站保護裝置模擬量采樣回路實時校驗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一個間隔內僅有兩個IED設備時,對兩個IED設備的模擬量測量數據進行比對,當二者的對應相的電流差值大于預設電流門檻時,則判定此相電流回路異常;當二者的對應相的電壓差值大于預設電壓門檻時,則判定此相電壓回路異常;
當一個間隔內的IED設備數量大于2個時,選取其中一個IED設備的模擬量測量數據作為基準數據并與同間隔內其他IED設備的模擬量測量數據進行比對,當差值均大于預設門檻時,則判定此相回路異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734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