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芯片熱布局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7317.0 | 申請日: | 201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94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杰;張秀娟;章少宇;葉檸;苑振宇;沈鴻媛;馬文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胡曉男 |
| 地址: | 110819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芯片 布局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粒子群優化與結溫結合的芯片熱布局方法,包括:確定要布局的芯片數量、芯片的尺寸大小、基板的尺寸大小;將各個芯片作為粒子,基板上的所有芯片構成粒子群,將芯片的結溫作為適應度函數,采用粒子群優化算法尋找最優的芯片坐標;根據確定的最優的各芯片坐標將各芯片布局到基板上。本發明利用粒子群優化算法的優勢,可以指定任意芯片的結溫作為適應度函數,考慮了芯片的實際尺寸防止芯片出界或重疊,使得基板上的所有芯片在合理分布的基礎上,使得某一高功率芯片、不耐高溫芯片,或有特殊要求的芯片的溫度盡量達到最低,從而更加降低整個基板上的熱點溫度,以及縮小了芯片間的溫差,提高了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芯片熱布局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芯片熱布局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熱布局有熱力導向方法,微元體熱平衡法與優化方法結合等多種布局方法。
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PCB板上電子元件的熱布局優化》以及《基于蟻群算法的PCB板電子元件的熱布局優化研究》文章中,該兩種方法均使用微元體熱平衡法來建立溫度分布模型,然而,微元體熱平衡法需要分別導出各種相應的節點方程,在復雜的溫度場和對流情況下,不能夠準確的表達各個芯片相對應的穩態溫度值,并且,該兩種方法只適合一些在基板上工整擺放的簡單規則的幾何形狀,然而在實際的工程應用中,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絕大多數不是規整的排列放置,此外,該兩種方法也沒有對芯片的幾何條件進行限制,易產生芯片重疊和出界的問題。
在《Thermal Plac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Heat Conduction Analogy》文章中,力導算法計算過程復雜,每次迭代都對每兩點間的斥力進行了累加計算,即每次迭代的該部分時間復雜度達到O(n2)。若忽略邊產生引力的部分計算,且假設迭代至趨于平衡的時間復雜度是O(n),那么整個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為O(n3),計算時間較長,易出現不收斂的結果,此外,該算法中,每個組件都是簡化為質點的熱源,忽略組件的尺寸大小這一問題相對比較嚴重,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因為芯片間可能發生重疊和出界問題,這樣一來,所得到的布局結果是不可采納的,不具有實際布局意義。在《Thermal Placement Algorithm Basedon Heat Conduction Analogy》文章中,同樣存在上述的問題。
在《Multiobjective Optimal Placement of Convectively Cooled ElectronicComponents on Printed Wiring Boards》文章中,引入了基于模糊模型的力導方法,來解決MCM上的熱布局問題,這種方法相比遺傳方法計算更快。然而,在該方法中,功耗越大的芯片往往被放置在基板的邊界,導致了芯片的重疊,以及基板的四個角上更加容易產生熱點,使得芯片高溫失效。
常用的優化算法有遺傳算法、模擬退火算法等。在《Thermal Placement Designfor MCM Applications》以及《Integration of simulation and response surfacemethods for thermal design of multichip modules》文章中,使用了遺傳算法對PCB上的電子元器件進行了優化布局,然而這種方法需要更多的存儲空間,因為它必須記億種群中所有的個體結構,并且存在編碼不規范及編碼表示不準確的問題。此外,遺傳算法對算法的精度、可行度、計算復雜性等方面,還沒有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
在《Object-Oriented Thermal Placement Using an Accurate Heat Model》文章中,運用了模擬退火算法,該算法優化過程過長,需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并且對某一個具體問題的求解需要更困難的參數調整,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找到全局的最優解。此外,正如文章所示,該方法沒有包含邊界設定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未經東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73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