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集成在小型單旋翼無人直升機機架上的變速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5873.4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82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初;李寶進;李兆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衡陽云雁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2 | 分類號: | 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21007 湖南省衡***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成 小型 單旋翼 無人 直升機 機架 變速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架結構,特別是集成在小型單旋翼無人直升機機架上的變速箱。
背景技術
無人直升機具有機動靈活,起降方便,可空中懸停,飛行速度可控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軍事、農業和民用等領域。
目前小型單旋翼無人直升機機架多采用板材箱式結構,其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變速箱與機架相互獨立,變速箱通過連接件連接在機架上,造成無人直升機重量超重,增加了無人直升機的飛行負荷。2、板式結構的機架整體剛性較差,飛行時整體低頻震動較大,存在安全隱患且對電子設備(陀螺儀或飛控設備)產生干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集成在小型單旋翼無人直升機機架上的變速箱,它將變速箱組合在機架中,有效減輕了無人直升機的重量,降低了飛行時發動機的符合,且結構簡單,提高了無人直升機的整體剛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集成在小型單旋翼無人直升機機架上的變速箱,包括變速箱下板和變速箱上蓋;
變速箱上蓋安裝在變速箱下板的上端,與變速箱下板組合成變速箱箱體;
變速箱下板上設有電啟動馬達安裝孔、發動機定位孔、一級軸軸承孔A、螺旋槳軸軸承孔A、張緊輪軸孔和尾管座固定螺絲孔;變速箱上蓋上設有螺旋槳軸軸承孔B和一級軸軸承孔B;
一級軸軸承孔A、螺旋槳軸軸承孔A、螺旋槳軸軸承孔B和一級軸軸承孔B均與變速箱箱體的內腔連通;一級軸軸承孔A與一級軸軸承孔B位置對應,螺旋槳軸軸承孔A與螺旋槳軸軸承孔B位置對應。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變速箱下板的側邊設有多個定位槽。
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電啟動馬達安裝孔、發動機定位孔、一級軸軸承孔A和螺旋槳軸軸承孔A在變速箱下板上并列依次排布。
本發明裝配而成的無人直升機機架具有如下優點:
1、機架上帶有能安裝傳動部件的腔體,即變速箱上蓋與變速箱下板之間的內腔。無需額外安裝變速箱,減輕了無人直升機的整體重量。
2、采用框架式結構,結構簡單,裝配容易。從變速箱下板的孔位設置上可以看出,發動機、一級變速、二級變速并列排布,提高了機架的整體剛性,減少了飛行時的震動,提高了電子設備的工作穩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結合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變速箱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圖4為圖2的后視圖;
圖5為變速箱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B-B剖視圖;
圖7為圖5的后視圖;
圖8為本發明裝配而成的無人直升機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7所示:集成在小型單旋翼無人直升機機架上的變速箱,包括變速箱下板3和變速箱上蓋4。變速箱上蓋4安裝在變速箱下板3的上端,與變速箱下板3組合成變速箱箱體。
變速箱下板3上設有電啟動馬達安裝孔31、發動機定位孔32、一級軸軸承孔A33、螺旋槳軸軸承孔A34、張緊輪軸孔35和尾管座固定螺絲孔36。變速箱下板3的側邊設有多個定位槽39。變速箱上蓋4上設有螺旋槳軸軸承孔B41和一級軸軸承孔B42。
一級軸軸承孔A33、螺旋槳軸軸承孔A34、螺旋槳軸軸承孔B41和一級軸軸承孔B42均與變速箱箱體的內腔5連通;一級軸軸承孔A33與一級軸軸承孔B42位置對應,螺旋槳軸軸承孔A34與螺旋槳軸軸承孔B41位置對應。
電啟動馬達安裝孔31、發動機定位孔32、一級軸軸承孔A33和螺旋槳軸軸承孔A34在變速箱下板3上并列依次排布。
本發明裝配而成的無人直升機機架結構如圖8所示:
其包括底板1、支撐豎板2、變速箱下板3和變速箱上蓋4。
底板1位于變速箱下板3的下方,支撐豎板2下端通過螺栓與底板1連接,上端通過螺栓與變速箱下板3連接;變速箱上蓋4安裝在變速箱下板3的上端,與變速箱下板3組合成變速箱箱體。
底板1包括板A14和板B15,板A14和板B15通過支撐豎板2用螺栓連接為一體;板A14上設有水泵安裝孔11和蓄電池安裝孔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衡陽云雁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衡陽云雁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587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