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處理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5777.X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50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曲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小米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324 | 分類號: | H01L21/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城***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處理制作工藝 半導體基底 加熱 加熱光束 機臺 制作工藝周期 圖案化 省略 | ||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是公開一種熱處理制作工藝。首先提供一待加熱的半導體基底,然后利用至少兩個具有不同能量密度的第一加熱光束及第二加熱光束同時對該半導體基底進行加熱。由此,本發明除了可省略現有進行熱處理制作工藝時需切換不同機臺的麻煩并縮短制作工藝周期,又可改善僅由半導體基底正面加熱而產生圖案化現象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處理制作工藝,尤其是涉及一種利用至少兩個不同能量密度的加熱光束同時對一半導體基底進行加熱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半導體制造技術越來越精密,集成電路也發生重大的變革,使得電腦的運算性能和存儲容量突飛猛進,并帶動周邊產業迅速發展。而半導體產業也如同摩爾定律所預測的,以每18個月增加一倍晶體管數目在集成電路上的速度發展著,同時半導體制作工藝也已經從1999年的0.18微米、2001年的0.13微米、2003年的90納米(nm),進入到2005年65納米,并朝向45納米邁進。因此,伴隨著半導體制作工藝的進步和微電子元件的微小化,單一芯片上的半導體元件的密度越來越大,相對地元件之間的間隔也越來越小。在此情形下,各種半導體制作工藝皆面臨新的挑戰與瓶頸,必須不斷研發出能符合高集成度要求的新制作工藝技術。
現今采用上述快速熱處理制作工藝,包括以高溫爐管或激光退火等制作工藝時仍產生許多問題。舉例來說,以高溫爐管進行的快速熱處理制作工藝以及以激光進行的毫秒退火制作工藝分屬不同的設備機臺,因此若一MOS晶體管制作工藝中需要進行兩種制作工藝,必須先將一待加熱的晶片移至一機臺進行其中一項熱處理,然后等完成后再將晶片移至另一個機臺進行另一項熱處理,在機臺的切換上不但耗費時間,又延長了整個制作工藝的周期(cycle time)。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一待加熱的半導體基底進行熱處理的方法,以解決上述現有熱制作工藝所伴隨的問題。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是揭露一種熱處理制作工藝。首先提供一待加熱的半導體基底,然后利用至少兩個具有不同能量密度的第一加熱光束及第二加熱光束同時對該半導體基底進行加熱。由此,本發明除了可省略現有進行熱處理制作工藝時需切換不同機臺的麻煩并縮短制作工藝周期,又可改善僅由半導體基底正面加熱而產生圖案化現象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熱處理制作工藝。首先提供一待加熱的半導體基底,然后利用至少兩個具有不同能量密度的第一加熱光束及第二加熱光束同時對該半導體基底進行加熱。由此,本發明除了可省略現有進行熱處理制作工藝時需切換不同機臺的麻煩并縮短制作工藝周期,又可改善僅由半導體基底正面加熱而產生圖案化現象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小米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小米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57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等離子體處理裝置
- 下一篇:多晶硅肖特基二極管的制作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