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成網棚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繁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5439.6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05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熊小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熊小利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G31/00;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726400 陜西省商洛***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薯 網棚 繁育 馬鈴薯脫毒 定植 煉苗 施肥 馬鈴薯脫毒微型種薯 無土基質栽培 微型薯生產 營養液配方 營養液 塊莖 病毒感染 病毒侵染 臭氧空氣 帶毒昆蟲 工藝步驟 生長過程 通氣條件 脫毒種薯 溫度管理 重要方式 栽培床 二氧化碳 采收 基質 剪尖 介體 種薯 蛭石 馬鈴薯 殺菌 移栽 繁殖 消毒 退化 污染 生產 | ||
1.一種集成網棚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藝步驟:
①繁育設施選用;②煉苗、移栽與定植;③營養液配方與施肥;④網棚溫度管理;⑤壓苗、培蛭石和剪尖;⑥臭氧空氣殺菌與營養液消毒;⑦二氧化碳施肥;⑧微型薯采收;各工藝步驟具體操作如下:
①繁育設施選用
生產脫毒微型薯的設施是拱圓形鋼架結構塑料大棚,簡稱網棚,設置防蟲網,懸掛多色介電吸蟲板,設置臭氧防治機和瑞特A型二氧化碳助長器;
②煉苗、移栽與定植煉苗:經酶聯免疫病毒檢測鑒定為無病毒的瓶苗,經過擴繁轉接在培養瓶內20~25d苗齡,高5~8cm,5~6葉片的瓶苗,移到網棚內,擺放在畦上,澆足透水,瓶間距5cm;定植前3~5天揭開封口膜,使嫩苗逐漸與外界接觸,提高適應能力;移栽:首先制作與地面隔離的懸空離地栽培床,在網棚內用磚搭建距離地面20cm,寬140cm的栽培床,用石棉瓦做床底,床邊緣用磚砌邊,床厚度15cm;床內填充7-9cm厚經過高溫焙燒的蛭石基質,不施任何底肥,整平后,栽苗前,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0%銳勝WS噻蟲嗪3-4萬倍液,網棚內地面殺菌;栽培床采用懸空離地栽培床,栽苗初期溫度比接地栽培床溫度高2~3℃;移栽定植:當網棚內地溫穩定通過4~6℃時定植,移栽前先從培養瓶中將脫毒苗取出,用清水洗去根部培養基;采用株距×行距=5cm×7.5cm,即250株/m2,單穴單株,扦插時用鑷子將培養基與幼苗的根夾掉,手指按壓脫毒苗基部,苗與基質結合緊密栽苗后澆水;網棚外覆蓋遮陽網,遮陰緩苗一周,防止陽光直射曬苗,一周后移栽苗長出新根后逐步去除遮陽網;基質濕度控制在70%~80%左右;栽苗后7~10天80%苗生根后,開始噴施營養液;
③營養液配方與施肥
定植后7~21天,采用配方mg/kg:硝酸鈣100、硝酸鉀1034、硫酸鎂490、磷酸二氫鉀348、硫酸銨170、氯化鈣150、EDTA-Na 37.25、硫酸亞鐵27.85、硫酸銅100;每隔5天灌施一次營養液;定植后21~75天內每隔10天葉面追施一次葉面肥;
④網棚溫度管理
網棚內脫毒苗移栽后一周內空氣溫度控制在25~30℃,超過30℃放風降溫;幼苗期即第6片葉或第8片葉展開前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馬鈴薯塊莖形成期溫度控制在15~20℃之間,在膨大期,馬鈴薯需要較高的白天溫度,18~20℃,較低的夜間溫度12~14℃;
⑤壓苗、培蛭石和剪尖
當秧苗長到10片葉時壓苗,用食指在苗的頂端2~3葉處,將苗壓倒在培養基上,上面覆蓋基質2cm,床面露出2~3片葉;當80%的植株葉片達7葉時進行第1次培蛭石,生長期內培蛭石3~4次,厚度達5~6cm,每次培蛭石只培基部兩個莖節,定植7周時剪去頂端生長點,使腋芽萌發為側枝,苗生長高度控制在25~30cm;
⑥臭氧空氣殺菌與營養液消毒
臭氧防治機掛在網棚中央骨架上,兩擴散管一端與臭氧主機的排氣口相接,通過對抽入機內的空氣進行高壓放電而使空氣臭氧化,臭氧化的空氣又通過機內氣泵輸出,并沿鋪設在網棚空間的塑料喉管均勻地擴散出去;使用時間:定植緩苗后開始使用,上午8:00~9:00,下午17:00~18:00,微型薯采收前一周停止;
⑦二氧化碳施肥
脫毒苗定植緩苗后,葉片長至接近成齡大小時,定植3周后,開始增施二氧化碳氣體肥料;原料是碳酸氫銨,所用發生氣體設備為瑞特A型二氧化碳助長器;每天上午8:00~11:00時,通風換氣前停止使用;
⑧微型薯采收
植株下部葉片達到三分之一變黃時即可采收,生長期控制在75-80天收獲,采收后放在通風陰涼處晾曬7~10d;裝入種子袋,貼好標簽,入庫2~4℃條件下低溫儲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集成網棚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棚設置防蟲網,選用60目孔徑的優質防蟲網遮蓋拱棚,固定在骨架上,封嚴不能留有縫隙,從下風口延伸到地面;進出口設雙層防蟲網構成的緩沖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集成網棚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色介電吸蟲板,由高壓電源、基板、介電涂層、黃色、藍色耐磨保護層構成;在防蟲網的出入開門處內側迎面懸掛一個多色介電吸蟲板,利用成蟲戀色性,采用色板加介電吸附技術將昆蟲的成蟲吸引至板上粘牢而滅殺;防蟲網內每20m2放一個多色介電吸蟲板,將多色介電吸蟲板懸掛在秧苗上方,底部高出植株l0cm~15cm,誘殺漏網成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熊小利,未經熊小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543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