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磁場耦合的旋轉通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5179.2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86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赫崇域;蘇建平;趙亞南;曹璨;吳建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B5/00 | 分類號: | H04B5/00;H01F38/1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麗 | 
| 地址: | 201109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磁場 耦合 旋轉 通信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磁場耦合的旋轉通信裝置,該裝置包括定子、轉子、旋轉通信線圈組件、軸承及調節通信質量的調節螺釘和調整墊圈;旋轉通信線圈組件包括內環線圈和外環線圈,內環線圈由漆包線旋轉纏繞于圓柱型鐵氧體外圈組成,外環線圈由漆包線螺旋纏繞于航空有機玻璃環內圈組成;內環線圈固定在轉子上,外環線圈固定在定子上,雙軸承保證內環線圈與外環線圈基本同軸,通過裝在定子上的調節螺釘調節內、外環線圈的徑向同軸,通過裝在轉子上的調整墊圈調節內、外環線圈的軸向對中;信號從內環線圈輸入、外環線圈輸出,或者從外環線圈輸入、內環線圈輸出。本發明具有結構尺寸小、成本低、裝調容易等優點,能很好地實現近距離的數據傳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磁場耦合的旋轉通信裝置,屬于無線通信領域。
背景技術
高速旋轉機構固定端與旋轉端之間的數據傳遞,受限于結構形式和數據高頻特征,無法采用導線連接或通過機械滑環接觸來完成信號傳輸,需要采用較高頻寬無線傳輸方式。
耦合通信基于電感耦合方式,天線采用封閉式環形線圈,交變電流經過發送線圈產生交變磁場,接收線圈響應磁場變化并產生交變電壓輸出,從而建立通信鏈路,進行數據傳輸。在工業、醫療、軍事應用領域,如機器人探測裝置隨承載平臺的旋轉、雷達掃描機構的下傳通信鏈路等,需要傳輸裝置盡量具備小型化、低成本、結構簡單等特點,磁場耦合這種方式更具優勢。
在耦合的過程中,接收線圈利用的是發送線圈產生的未輻射出結構的交變磁能,故在二者同心軸放置的時候通信質量表現最好。然而在旋轉的過程中,影響同軸度的因素眾多,如何保持旋轉結構中接收線圈和發送線圈的同軸度,實現近距離通訊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磁場耦合的旋轉通信裝置。該裝置結構尺寸小、穩定性好、耦合效率高,解決旋轉結構的近場通訊問題。
本發明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基于磁場耦合的旋轉通信裝置,包括:轉子軸(1)、定子套筒(3)、前端蓋(2)、后端蓋(7)、第一軸承,第二軸承,內環線圈(4),外環線圈(5);
所述轉子軸(1)能夠繞其軸線旋轉;
所述前端蓋(2)通過第一軸承套裝在轉子軸(1)前端;
所述后端蓋(7)通過第二軸承套裝在轉子軸(1)后端;
所述定子套筒(3)固定在前端蓋(2)和后端蓋(7)之間;
內環線圈(4)固定在轉子軸(1)的中部;外環線圈(5)套設在內環線圈(4)外部,固定在定子套筒(3)上,內環線圈(4)和外環線圈(5)之間的距離為d。
所述轉子軸(1)具有用于限位第一軸承第一凸起和用于限位內環線圈(4)的第二凸起,轉子軸(1)是一個開有軸向槽的階梯軸。
還包括軸套(6),設置在內環線圈(4)和第二軸承之間。
還包括支撐圈(11)和調節螺釘(12);所述調節螺釘(12)設置在所述外環線圈(5)和定子套筒(3)之間,調節螺釘沿徑向依次穿過定子套筒(3)、支撐圈(11)。
還包括緊固件螺釘(9)和沉頭螺釘(14),緊固件螺釘(9)沿軸向將前端蓋(2)固定至定子套筒(3);沉頭螺釘(14)沿軸向將后端蓋(7)固定至定子套筒(3)。
轉子軸(1)一側具有凹槽,內環線圈(4)通過凹槽將引線引至旋轉通信裝置外部。
所述定子套筒(3)具有通孔,外環線圈(5)通過所述通孔將引線引至旋轉通信裝置外部。
內環線圈(4)為漆包線沿鐵氧體外圈螺旋纏繞構成,進線口和出線口沿軸向對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未經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51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