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源網絡安全事件的采集與同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5093.X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996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景;戴樺;韓嘉佳;盧新岱;孫歆;周輝;李沁園;姚影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張建青;張允姿 |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網絡安全 事件 采集 同步 方法 | ||
1.一種多源網絡安全事件的采集與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對各個事件源的時間進行同步,各事件源均以服務端的時間為標準時間,通過發送時間同步數據包來計算網絡延遲、事件源與服務端的本地時間差,從而得出實時的、準確的時間差值;隨后事件采集端根據此時間差值對事件進行同步后通過socket通信存儲至ehcache緩存框架中,該ehcache緩存框架的節點采用遠程方法調用RMI機制與ehcache緩存框架中的其他節點進行事件同步;服務端從ehcache緩存框架中實時讀取事件信息,并進行處理;
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多源網絡安全事件采集
采集端采用采集代理方式,負責實時采集各個事件源的網絡安全事件;基于不同源事件采集的正則表達式,對其網絡安全進行規范化和去冗余預處理操作,網絡安全事件具有時間戳、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協議信息;采集端將采集到的事件以socket通信方式存儲在ehcache緩存框架中;
2)事件源時間同步校對
在采集事件時,首先對每個事件源的時間進行同步校對,均以服務端的時間為基準;
3)實時數據接收與處理
多個采集端將采集的網絡安全事件e1,e2,...,en序列化為key-value形式的Element事件,存儲至ehcache分布式緩存框架中,該ehcache分布式緩存框架的節點采用遠程方法調用RMI機制與ehcache分布式緩存框架中的其他節點進行事件同步;
服務端從ehcache分布式緩存框架中實時讀取事件信息,并進行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網絡安全事件的采集與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事件源時間同步校對的具體過程如下:
2.1)采集端在t1時刻向服務端發送一個時鐘同步請求包;
2.2)服務端接收到請求之后,立即回復一個時鐘同步響應包,內容為服務端此刻的本地時間Ts,
2.3)采用端在t2時刻接收到服務端發送的響應包,
則,采用端與服務端之間的單向網絡延遲時間為:
Tdelay=(t2-t1)/2
服務端接收到采集端的同步請求包時,采集端的本地時間為:
Tagent=t1+Tdelay
因此,如果t1+Tdelay<Ts,則表示采集端的時間早于服務端的時間,事件時間應向后推遲Ts-t1-Tdelay時間,此時,采集端向服務端發送采集到的事件時,事件源的產生時間t應變為:
Tsend=t+(Ts-t1-Tdelay),
反之,若t1+Tdelay>Ts,則表示采集端的時間晚于服務端的時間,事件時間應提前t1+Tdelay-Ts時間,此時,采集端向服務端發送采集到的事件時,事件源的產生時間t應變為:
Tsend=t-(t1+Tdelay-Ts)。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源網絡安全事件的采集與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由于不同時刻網絡延遲差別較大,事件源時間同步校對需每隔5~10分鐘進行一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網絡安全事件的采集與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網絡安全事件包括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網絡流量和漏洞掃描事件源產生的不同類型的網絡安全事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509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體育教學的球類轉運車
- 下一篇:一種快速回收球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