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蝦塘自動捕撈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5015.X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75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文佳 |
| 主分類號: | A01K74/00 | 分類號: | A01K74/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8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捕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養殖捕撈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蝦塘自動捕撈裝置。
背景技術
對蝦(Penacus orientalis),學名東方對蝦,又稱中國對蝦、斑節蝦。節枝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對蝦科,對蝦屬。對蝦屬個體大,通稱大蝦,蝦肉具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特點,據分析,每百克鮮蝦肉中含水分77 克,蛋白質20.6 克,脂肪0.7 克,鈣35 毫克,磷150 毫克,鐵0.1 毫克,維生素A360 國際單位。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尼克酸等。蝦皮的營養價值更高,每百克含蛋白質39.3
克,鈣2000 毫克,磷1005 毫克,鐵5.6 毫克,其中鈣的含量為各種動植物食品之冠,特別適宜于老年人和兒童食用。蝦類的補益作用和藥用價值均較高。
由于對蝦營養價值及經濟價值極高,且海洋漁業資源的日漸匱乏,對蝦養殖規模逐漸擴大,我國對蝦養殖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一般采用池塘的養殖方式,收成捕撈時一般人工進行捕撈,捕撈效率低,且人要走進塘中捕撈,會弄濕衣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蝦塘自動捕撈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
一種蝦塘自動捕撈裝置,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由兩個浮體通過鋼管連接組成,所述的浮體上安裝有機體,浮體內安裝有驅動裝置,所述浮體的四個內角安裝有塑膠管,前面兩個塑膠管纏繞有導線并連接有銅線,所述的兩根導線的一端分別與銅線連接,另一端接進機體內,其余塑膠管之間連有纜繩,纜繩及塑膠管之間設有漁網,使其三面形成網墻。
進一步的,所述的兩根銅線之間連接有一條絕緣繩。
進一步的,所述漁網的邊緣綁在銅線上,使其形成捕撈口。
進一步的,所述的銅線的進水深度大于塑膠管進水深度且一直沉至塘底。
進一步的,所述的機體內設有電源、plc控制器及信號接收器。
本發明的裝置通過遙控器控制其在蝦塘內作業時,銅線沉至塘底,通電源后銅線帶電,將潛藏于泥沙中的蝦電擊趕出,蝦受到電擊即跳進漁網中,從而被捕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蝦塘自動捕撈裝置結構簡單實用,制作成本低廉,主要用于蝦塘內養殖對蝦的捕撈,自動化程度及捕撈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蝦塘自動捕撈裝置,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由兩個浮體1通過鋼管2連接組成,所述的浮體1上安裝有機體4,浮體1內安裝有驅動裝置3,所述浮體1的四個內角安裝有塑膠管5,前面兩個塑膠管5纏繞有導線6并連接有銅線7,所述的兩根導線6的一端分別與銅線7連接,另一端接進機體4內,其余塑膠管5之間連有纜繩8,纜繩8及塑膠管5之間設有漁網9,使其三面形成網墻。
所述的兩根銅線7之間連接有一條絕緣繩10。
所述漁網9的邊緣綁在銅線7上,使其形成捕撈口。
所述的銅線7的進水深度大于塑膠管5進水深度且一直沉至塘底。
所述的機體4內設有電源、plc控制器及信號接收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文佳,未經梁文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50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野生黃斑籃子魚無損捕抓方法
- 下一篇:一種簡易的大閘蟹捕撈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