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鼻塞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4961.2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9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娟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8 | 分類號: | A61K36/8968;A61P11/0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4102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藥制劑 鼻塞 制備 中藥材 治療 發明中藥制劑 中藥技術領域 急慢性鼻炎 薄荷 成品制劑 制備工藝 鼻竇炎 配套的 柴胡 黃芩 桔葉 山薊 煙根 知母 甘草 龍眼 防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鼻塞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該中藥制劑的主要原料有木蘭、獨椹、山薊、防風、菜耳、蚱蟟皮、沿階草、黃芩、知母、薄荷、柴胡、龍眼根、蘆桔葉、山煙根、甘草等多味中藥材。這些中藥材通過本發明與之配套的制備工藝制成成品制劑,對急慢性鼻炎、鼻竇炎具有顯著的療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中藥制劑具有見效快、療效好、快速治療鼻塞的功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鼻塞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因為環境的改變、空氣的變化,而使身體不適,造成鼻塞的發生,其成因只要是身體的調節不當,脾肺問題所致,本發明針對這一問題從調節身體觸發進行治療鼻塞,以達到快速治療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現有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鼻塞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兩個技術問題,發明采用的方案是:以重量份標示的該中藥組方為:
木蘭15-40份、獨椹16-30份、山薊8-18份、防風9-21份、菜耳15-36份、蚱蟟皮12-24份、沿階草11-23份、黃芩9-21份、知母8-18份、薄荷5-11份、柴胡9-19份、龍眼根9-21份、蘆桔葉8-18份、山煙根7-17份、甘草8-14份。
在實踐中優選出來的具有最佳療效的3個組方配比分別以重量份標示如下:
配比1:木蘭29份、獨椹23份、山薊13份、防風15份、菜耳21份、蚱蟟皮18份、沿階草17份、黃芩15份、知母13份、薄荷8份、柴胡14份、龍眼根15份、蘆桔葉13份、山煙根12份、甘草11份。
配比2:木蘭32份、獨椹24份、山薊14份、防風13份、菜耳20份、蚱蟟皮17份、沿階草16份、黃芩14份、知母12份、薄荷9份、柴胡13份、龍眼根16份、蘆桔葉15份、山煙根13份、甘草12份。
配比3:木蘭36份、獨椹22份、山薊12份、防風16份、菜耳24份、蚱蟟皮19份、沿階草18份、黃芩16份、知母12份、薄荷8份、柴胡13份、龍眼根14份、蘆桔葉12份、山煙根11份、甘草12份。
與本發明中藥組方相配套的制備方法為以下步驟:
(1)、按本發明中藥組方稱取各味中藥材;
(2)、將木蘭、獨椹、山薊、山煙根、黃芩,分別粉碎,混合后加5-8倍重量的濃度為60-70%乙醇,浸泡10-18小時,回流煎煮,提取2次,每次2-6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減壓蒸餾除去乙醇,并濃縮至60℃相對密度為1.2-1.3的濃縮液,備用;
(3)、將防風、菜耳、蚱蟟皮、沿階草、知母、薄荷、柴胡、龍眼根、蘆桔葉、甘草分別粉碎,混合后加入7-12倍重量的純化水,回流煎煮三次,每次1-4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60℃相對密度為1.20-1.25的濃縮液,備用;
(4)、將步驟(2)和(3)中制得的濃縮液合并,混合均勻,繼續濃縮至60℃相對密度為1.30-1.35 的稠膏,即為中藥浸膏;
(5)、添加適當的輔料,利用現代通用的中藥制劑技術,將步驟(4)所得中藥浸膏制成臨床需要的中藥成品制劑,如片劑、丸劑、顆粒劑、膠囊劑、口服液、酊劑、散劑、糖漿劑等劑型。
本發明中藥制劑所用中藥原材料的性質特點及功用:
木蘭:本品為木蘭科植物望春花、玉蘭或武當玉蘭的干燥花蕾。味辛,性溫;歸肺、胃經;散風寒,通鼻竅。
獨椹: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獨椹或膜莢獨椹的干燥根。味甘,性溫;歸肺、脾經;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娟,未經劉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496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