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沖壓油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4792.2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12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英;陳勇;王敏;聶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0M169/04 | 分類號: | C10M169/04;C10N30/02;C10N30/06;C10N30/10;C10N30/12;C10N40/24 |
| 代理公司: | 33213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佳晶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沖壓 二烴基五硫化物 亞磷酸二正丁酯 油酸 高分子聚合 礦物基礎油 硫化棉籽油 石油磺酸鈉 沖壓設備 抗氧化劑 抗氧化性 使用壽命 油組合物 防銹劑 防銹性 極壓性 潤滑性 重量份 制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沖壓油組合物,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組成:高分子聚合酯1~5份、二烴基五硫化物1~3份、硫化棉籽油2~8份、油酸0.5~2.2份、亞磷酸二正丁酯0.2~1份、抗氧化劑0.03~0.05份、石油磺酸鈉1~2份、防銹劑0.01~0.4份、礦物基礎油78~95份。本發明制備的沖壓油具有很好的極壓性、潤滑性、防銹性、抗氧化性,沖壓油作用在沖壓設備上可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沖壓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業潤滑油脂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沖壓油組合物。
背景技術
沖壓是一種金屬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屬塑性變形的基礎上,利用模具和沖壓設備對板料施加壓力,使板料產生塑性變形或分離,從而獲得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零件(沖壓件)。沖壓件與鑄件、鍛件相比,具有薄、勻、輕、強的特點。沖壓可制出其他方法難于制造的帶有加強筋、肋、起伏或翻邊的工件,以提高其剛性。由于采用精密模具,工件精度可達微米級,且重復精度高、規格一致,可以沖壓出孔窩、凸臺等。
材料在沖壓過程中沖壓設備與模具接觸需要潤滑劑對其進行必要的保護,從而使沖壓產品滿足精度、表面等要求,而設備、模具與則需要降低磨損、保障設備效率。高質量的沖壓油不經可以保護設備、模具,而且使沖壓產品具有高質量。
現有技術提供多種沖壓油,例如,中國發明授權專利文獻,一種適用于無氟制冷行業的沖壓油及其制備 授權公告號CN 103333733 B該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無氟制冷行業的沖壓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精制異構烷烴油:50 ~ 80 ;合成酯類油:1 ~40 ;聚異丁烯:0 ~ 10 ;脂肪酸酯~ 10 ;抗氧劑T501 :0 ~ 0.5 ;防銹助劑:0 ~ 1。制備方法為先按重量份稱取合成酯類油、聚異丁烯、脂肪酸酯、抗氧劑T501、防銹助劑在60℃中預先攪拌混合1 小時,形成混合物A ;再將混合物A 加入按重量份稱取的精制異構烷烴油中,攪拌速度控制在100 轉/分鐘,攪拌時間控制在1 ~ 2 小時,即得到一種適用于無氟制冷行業的沖壓油。該發明采用揮發性低殘留配方,減少制冷零部件表面沖壓油的殘留量,解決制冷系統毛細管堵塞的隱患。不采用無機鹽、脂肪皂,不含硫、磷、氯成分,但在潤滑、防腐和防銹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沖壓油組合物,具有對設備很好的潤滑、防腐和防銹的效果且揮發性低、抗氧化性好,有利于提高沖壓產品的質量。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方案為:一種沖壓油組合物,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組成:高分子聚合酯1~5份、二烴基五硫化物1~3份、硫化棉籽油2~8份、油酸0.5~2.2份、亞磷酸二正丁酯0.2~1份、抗氧化劑0.03~0.05份、石油磺酸鈉1~2份、防銹劑0.01~0.4份、礦物基礎油78~95份。
在沖壓油中加入的高分子聚合酯使沖壓油具有很好的極壓性能,沖壓油中添加的抗氧化劑和防銹劑使沖壓油具備防銹性和抗氧化性,沖壓油在沖壓設備和產品中起到降低磨損、保障設備效率,提高沖壓產品質量的作用。
一種沖壓油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制備步驟如下:
1)取礦物基礎油總量的10~25%重量份礦物基礎油,加熱,攪拌并加入高分子聚合酯,攪拌,制成混合液A;
2)將剩余礦物基礎油加熱,依次加入混合液A、二烴基五硫化物、石油磺酸鈉、硫化棉籽油、亞磷酸二正丁酯、油酸、抗氧化劑、防銹劑,攪拌,制成沖壓油組合物。
制備的沖壓油具有很好的極壓性、潤滑性、防銹性、抗氧化性,沖壓油作用在沖壓設備上可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沖壓精度。
步驟1中取礦物基礎油總量的10~25%重量份礦物基礎油,加熱到60~80℃。使添加物質充分在礦物基礎油中溶解,為后續工序作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47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分子組裝體及其制備和形貌調控方法
- 下一篇:空氣凈化系統及呼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