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的海洋浮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4747.7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80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博;王鵬皓;李子圓;徐萍;尤俊麗;蔡其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22/24 | 分類號: | B63B22/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徐佳晶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第四 移動 通訊 技術 海洋 浮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浮標,尤其是一種基于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的海洋浮標。
背景技術
海洋浮標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海洋觀測設施。它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收集海洋環境資料的能力,并能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自動標示和自動發送,海洋浮標可以與衛星、飛機、調查船、潛水器及聲波探測設備同時協同作業,構成立體化的現代海洋環境主體監測系統。
現有技術中有許多海洋浮標,例如一種海洋浮標,CN 104443280,包括固定設置在所述海洋浮標上的密封筒,密封設置在所述密封筒內且配合工作的經緯度定位裝置、數據采集存儲裝置、電源電池和能夠向作業平臺或岸站發送信號的信號發射裝置。該發明提供的海洋浮標,通過在海洋浮標上設置經緯度定位裝置、數據采集存儲裝置、電源電池和信號發射裝置來對其進行定位,從而使工作人員能夠及時尋回被破壞后的海洋浮標,降低了海洋浮標被人為破壞后的損失。
本發明涉及海洋觀測輔助技術,利用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為基礎,開發一種模塊化、實時、廉價、全天候的針對于近岸約15海里范圍內使用的一種海洋調查浮標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防水性能好、使用方便、質量穩定、壽命長的基于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的海洋浮標。
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種基于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的海洋浮標,包括上蓋、殼體,所述上蓋呈圓盤狀,上蓋上設有若干間隔排列的螺紋孔,上蓋下端設有殼體,殼體上端呈法蘭狀,殼體上端設有若干間隔排列的螺紋孔,殼體中心鏤空,殼體鏤空部分內設有若干鉆孔,殼體外壁呈圓柱狀,殼體底部呈半球狀,殼體底端設有平面。
作為優選,所述上蓋上設有的若干螺紋孔與殼體上端設有的若干螺紋孔一一對應且通過螺栓連接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上端螺紋孔兩側均設有環形槽,槽內安置防水O型圈。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上設有強化涂層,強化涂層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組成ZrB2 55份~70份,HfC 5份~10份,玻纖維素1份~3份,SiC 10份~15份,TiB2 7份~10份,Sc2O3 8份~10份,氯胺酮1份~3份。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鏤空部分安置不同的探測探頭。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采用高強度,漂浮性好的塑體材料。
作為優選,所述防水O型圈所采用的材質為丁腈。
作為優選,所述殼體底端設有的平面上設有鉆孔,鉆孔內外設有防水O型圈,探測探頭通過鉆孔伸出殼體。
本發明提供的這種基于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的海洋浮標,結構簡單,體積小方便出海攜帶,能放入多個探測裝置節約成本,可在多種條件下投標觀測。
本發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一種基于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的海洋浮標,彌補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合理,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2、3、4所示,一種基于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的海洋浮標,包括上蓋1、殼體2,所述上蓋1呈圓盤狀,上蓋1上設有若干間隔排列的螺紋孔3,上蓋1下端設有殼體2,殼體2上端呈法蘭狀,殼體2上端設有若干間隔排列的螺紋孔3,殼體2中心鏤空,殼體2鏤空部分內設有若干鉆孔,殼體2外壁呈圓柱狀,殼體2底部呈半球狀,殼體2底端設有平面4,所述上蓋1上設有的若干螺紋孔3與殼體2上端設有的若干螺紋孔3一一對應且通過螺栓連接固定,所述殼體2上端螺紋孔兩側均設有環形槽5,槽內安置防水O型圈6,所述殼體2上設有強化涂層,強化涂層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組成ZrB2 55份~70份,HfC 5份~10份,玻纖維素1份~3份,SiC 10份~15份,TiB2 7份~10份,Sc2O3 8份~10份,氯胺酮1份~3份。具有Sc2O3和氯胺酮等成分的強化涂層能降低日光的損害,防止老化、延長使用壽命。殼體2鏤空部分安置不同的探測探頭,所述殼體2采用高強度,漂浮性好的塑體材料,所述防水O型圈6所采用的材質為丁腈,所述殼體2底端設有的平面4上設有鉆孔,鉆孔內外設有防水O型圈6,探測探頭通過鉆孔伸出殼體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474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