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穿戴式設備的身份識別方法、裝置及可穿戴式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3894.2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81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宇航;聶澤東;顧陳磊;李景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21/32 | 分類號: | G06F21/32;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350 | 代理人: | 吳桂華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戴 設備 身份 識別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可穿戴式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可穿戴式設備的身份識別方法、裝置及可穿戴式設備。
背景技術
隱私安全是可穿戴式設備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可穿戴式設備攜帶各類傳感器,這些傳感器采集與用戶相關的個性化隱私信息,例如,醫療健康數據、運動信息、愛好信息等。同時,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信息泄密的概率與日遞增,隱私信息傳播帶來的危害程度也不可估量。因此,穿戴式設備的信息隱私保護變得非常緊迫和非常有必要。隱私保護的一個重要手段是采用身份認證技術,身份認證是判斷一個用戶是否為合法用戶的過程,用來防止攻擊者假冒合法用戶獲取資源的訪問權限,以保證信息系統和用戶數據的安全。為了保證用戶隱私安全,研究人員提出了各種生物識別技術來進行個人身份的認證,這些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有虹膜識別、靜脈識別以及人臉識別。
虹膜識別通過比較人眼圖像中虹膜區域的特征參數完成身份認證。在虹膜識別中可提取的特征包括虹膜的顏色、形狀和紋理,常用的虹膜識別算法包括小波變換、獨立分量法、人工神經網絡、融合算法、權重樹等。首次使用時需要將用戶的虹膜特征設置入庫存儲,后續通過將獲取的訪問者虹膜特征與存儲的數據比較實現訪問者的身份認證。然而,這些存儲的數據本身也帶來了被泄露的風險,另外,虹膜特征的獲取設備比較復雜、成本昂貴,獲取時與光照、角度等都密切相關,從而制約了虹膜識別在可穿戴式設備上的應用。
靜脈識別是依據人類手指中流動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線,而使用特定波長光線對手指進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靜脈的清晰圖像,進而利用血管固有的紋路、直徑等特征進行身份認證。靜脈識別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形態梯度算子、自適應閾值、血管形態、曲波變換等。靜脈識別由于采集方式受自身特點的限制,產品難以小型化,采集設備有特殊要求,設計相對復雜,制造成本高。
人臉識別技術通過對面部特征和面部各部位之間的關系來進行身份識別,人臉識別主要采用的算法包括隱馬爾科夫模型、局部特征統計學習,S-LNMF(Selective Local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鄰域可選擇性非負矩陣因子分解算法)、DCP(directional corner points,方向角點)算法等。可以看出,人臉識別需要復雜和大體積的硬件設備來采集和顯示用戶的臉部特征,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臉識別技術在輕便的、小巧的可穿戴式設備上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穿戴式設備的身份識別方法、裝置及可穿戴式設備,旨在解決由于現有技術無法提供一種有效的可穿戴式設備的用戶身份識別方法,導致可穿戴式設備難以有效實現用戶身份識別、可穿戴式設備中數據安全性降低的問題。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穿戴式設備的身份識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檢測可穿戴式設備是否受到用戶手指的按壓接觸;
當檢測到所述手指可穿戴式設備受到所述用戶手指的按壓接觸時,獲取所述用戶手指的指紋圖像,并對所述用戶手指進行生物電阻抗測量;
通過所述指紋圖像對所述用戶手指的指紋進行指紋識別;
當所述用戶手指的指紋匹配成功、且所述生物電阻抗測量中的電阻抗匹配成功時,確定所述用戶為合法用戶。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可穿戴式設備的身份識別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按壓檢測單元,用于檢測可穿戴式設備是否受到用戶手指的按壓接觸;
測量單元,用于當檢測到所述手指可穿戴式設備受到所述用戶手指的按壓接觸時,獲取所述用戶手指的指紋圖像,并對所述用戶手指進行生物電阻抗測量;
指紋識別單元,用于通過所述指紋圖像對所述用戶手指的指紋進行指紋識別;以及
鑒權單元,用于當所述用戶手指的指紋匹配成功、且所述生物電阻抗測量中的電阻抗匹配成功時,確定所述用戶為合法用戶。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可穿戴式設備,所述可穿戴式設備包括壓力傳感器、指紋傳感器、電極對以及微處理器,其中:
所述壓力傳感器檢測可穿戴式設備是否受到用戶手指的按壓接觸;
當檢測到所述可穿戴式設備受到所述用戶手指的按壓接觸時,所述微處理器啟動所述指紋傳感器對所述用戶手指進行掃描,以得到所述用戶手指的指紋圖像;
所述電極對中的電極向所述用戶手指輸送交流測量電流或電壓,所述電極對對所述可穿戴式設備中電極對之間的生物電阻抗進行測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38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