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質剖面自然網格的剖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3016.0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20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明(設計)人: | 郭秋麟;陳寧生;劉繼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7/05 | 分類號: | G06T17/05;G06T17/30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輝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質 剖面 自然 網格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質剖面自然網格的剖分方法,該方法包括生成地層網格的步驟,以及在劃分所述地層網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的用于反映斷層、裂縫和不整合面通道連通關系的邊網格和點網格的步驟;所述地層網格由地質剖面中的地層界線和斷裂線之間,以及與人工插入線相交所形成的若干封閉的第一網格單元組成;所述地層界線包括地層整合接觸線和地層不整合接觸線,所述斷裂線包括斷層和裂縫。本發明提供的地質剖面自然網格的剖分方法依托邊網格特有的自然網格形態特征(保留斷層、裂縫和不整合層的原始形態),更好地刻畫油氣輸導體系的分布與輸導能力的特征,為開展油氣運聚模擬、含油氣系統分析和油氣成藏研究提供重要的手段。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氣地層分析模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質剖面自然網格的剖分方法。
背景技術
地質剖面油氣運移輸導體系的刻畫與定量表征,是油氣成藏研究、含油氣系統分析及盆地模擬領域的關鍵技術,地質剖面網格剖分為刻畫和定量表征油氣運移輸導體系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自然網格剖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地質剖面原形,自然網格剖分方法創新的邊網格技術為斷層、裂縫及不整合帶內的油氣運移精細模擬奠定基礎,從而提高油氣藏分布預測水平。
用于地質、地形等領域的網格剖分方法,主要包括Delaunay三角形剖分方法、PEBI網格生成方法、有限元剖分方法、角點網格剖分方法、自由網格剖分方法和六面體網格剖分方法等。近年來,主要有以下研究進展。段進(剪力墻結構的自由網格劃分[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0,2(2):57-62.)提出了一種新的自由網格劃分方案,以鋪砌法自由網格算法為核心并聯合幾何拆分法和映射網格法,使得剪力墻結構的有限元離散模型更加合理,從而提高有限元分析的精確性和可靠性。王煜等(考慮三維地形的水工建筑物有限元網格剖分[J].水電與新能源,2010,第3期,總第89期,p:4-5.)以三維地形等高線作基礎,采用近點距離加權平均法對各高程點進行插值,生成水工建筑物數值計算需要的有限元計算網格,結合實際工程進行網格剖分。李小娟等(三角網格剖分方法及其在河道水流模擬中的應用[J].江西水利科技,2013,39(1):48-51.)結合波前推進法的思想和Delaunay三角形剖分方法的優點,提出一種適用于平面二維河道水流模擬的網格自動剖分方法。孫章慶等(CN104123449A)提供一種針對復雜山地區域的分區局部變加密不等距雙重網格剖分方法。陳睿智等(幾何特征的六面體網格剖分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4.)提出了幾何特征的六面體網格剖分方法。劉剛等(CN 105513131A)充分考慮了褶皺的空間形態特征,采用角點網格為基本數據模型,通過平面趨勢線和垂向細劃分數目的控制,實現了空間體元的局部加密,可對需詳細研究區域進行更加細致的剖分。楊艷林等(多相流數值模擬中復雜地質體網格剖分實現技術[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5,45(4):1281-1287.)考慮到復雜地質體的網格化剖分建模技術對多相流體數值模擬精準度的影響,提出了基于布點法構建任意多邊形、任意約束的PEBI網格多約束、交互式網格剖分,實現技術與網格生成算法。
但是,上述網格剖分方法都未能很好的實現對斷層、裂縫和不整合面通道連通關系方面的刻畫。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質剖面自然網格的剖分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質剖面自然網格的剖分方法,該方法包括生成地層網格的步驟,以及在劃分所述地層網格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的用于反映斷層、裂縫和不整合面通道連通關系的邊網格和點網格的步驟;
所述地層網格由地質剖面中的地層界線和斷裂線之間,以及與人工插入線相交所形成的若干封閉的第一網格單元組成;所述地層界線包括地層整合接觸線和地層不整合接觸線,所述斷裂線包括斷層和裂縫;所述人工插入線包括貫穿于地質剖面的若干垂直線,以及地層細分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30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