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力配網故障定位一遙二遙結合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2562.2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2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鵬;李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襄陽供電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棗陽市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襄陽中天信誠知識產權事務所 42218 | 代理人: | 苗德俊 |
| 地址: | 44100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故障指示器 通訊終端 電力配網 故障定位 結合系統 主站系統 運維 后臺 地理信息系統 電力配電系統 電流信號傳輸 故障定位系統 配電控制中心 線路故障信號 故障點位置 電腦屏幕 短信方式 故障發生 故障檢測 故障位置 故障信號 故障信息 控制中心 通訊裝置 無線通訊 線路故障 指示信息 自動定位 故障點 短信 配電 手機 巡線 采集 通訊 配合 | ||
電力配網故障定位一遙二遙結合系統,用于線路故障定位。故障指示器經無線通訊與通訊終端適時通訊,故障指示器將線路故障信號、電流信號傳輸至通訊終端上,通訊終端將采集到的故障信號發送到后臺主站系統,通過電腦屏幕顯示顯示,后臺主站系統將故障位置通過短信方式發送到運維人員手機上。本發明利用故障指示器技術在配電平臺上實現故障點自動定位,配電控制中心的故障定位系統與大量現場的故障檢測和通訊裝置相配合,在故障發生后的幾分鐘內即可在控制中心通過與地理信息系統的結合,給出故障點位置和故障時間的指示信息,同時通過短信將故障信息發送給運維人員,可大大減少故障巡線時間。尤其適用于10kV電力配電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檢測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電力配網故障定位一遙二遙結合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電力配網調度系統大多采用單純的一遙或者單純的二遙系統。一遙指的是遙信,即顯示故障點,它是將采集到的被監控變電站的設備狀態信號,按規約傳送給調度中心,目的是隨時了解機組運行狀態,實時、準確的對機組故障做到迅速診斷和定位,以便維護人員及時處理。二遙是指遙信和遙測,在一遙的基礎上增加電流測量和電流的后臺顯示,它是將采集到的被監控變電站的主要參數及時編碼成遙測信息,按通信規約傳送給調度中心。
實際工作中,單純一遙系統僅能顯示故障點,不能顯示主線路電流情況;而單純二遙系統,顯示所有點的電流情況,但是在一條線路上多個點,或者不重要分支顯示電流,有重復和浪費顯示的情況,而且資金投入較高,無法實現故障的快速定位,增加了故障巡查和故障處理時間,工作效率較低。鑒于此情況,在合理利用資金的情況下,充分結合一遙和二遙系統的優缺點,整合成一套一遙二遙結合系統,將更優于單獨的系統。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力配網故障定位一遙二遙結合系統,將一遙和二遙系統結合起來,以便快速定位故障點,減少故障巡查和故障處理時間,并在后臺顯示重要分支電流值。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一遙故障指示器經無線通訊與一遙通訊終端適時通訊,一遙故障指示器將線路故障信號傳輸至一遙通訊終端上,一遙通訊終端將采集到的故障信號經移動公網發送到后臺主站系統,通過電腦屏幕顯示顯示,后臺主站系統將故障位置通過短信方式發送到運維人員手機上;二遙故障指示器經無線通訊與二遙通訊終端適時通訊,二遙故障指示器將線路故障信號及電流信號傳輸至二遙通訊終端上,二遙通訊終端將采集到的故障信號及電流信號經移動公網發送到后臺主站系統,通過電腦屏幕顯示顯示,后臺主站系統將故障位置通過短信方式發送到運維人員手機上。
所述后臺主站系統內裝有線路主接線圖和地理信息系統。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利用故障指示器技術在配電平臺上實現故障點自動定位,配電控制中心的故障定位系統與大量現場的故障檢測和通訊裝置相配合,在故障發生后的幾分鐘內即可在控制中心通過與地理信息系統的結合,給出故障點位置和故障時間的指示信息,同時通過短信將故障信息發送給運維人員,可大大減少故障巡線時間。尤其適用于10kV電力配電系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襄陽供電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棗陽市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襄陽供電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棗陽市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25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