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清晰光學鏡頭及其制備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2525.1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267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老蛙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00 | 分類號: | G02B1/00;C03C3/118;C03C3/068;C01B32/194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張加寬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廬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鏡頭 高清晰 石墨烯 鏡頭 明礬 納米二氧化硅 改性石墨烯 硫酸鈣晶須 三氧化二硼 純堿 二氧化鈷 高溫氮氣 鏡頭成像 制備工藝 重量份數 氮化鎵 氟化鎂 硼化鎢 硼酸鋅 石英砂 碳化鐵 氧化釔 偏光 瑕疵 制備 加壓 透明 清晰 | ||
本發明涉及光學鏡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高清晰光學鏡頭,該鏡頭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明礬14?16份、純堿14?18份、納米二氧化硅4?6份、改性石墨烯8?12份、石英砂35?40份、三氧化二硼4?6份、硼酸鋅7.5?8份、硼化鎢8?10份、氧化釔5?8份、碳化鐵5?8份、氟化鎂4?6份、氮化鎵1?2份、二氧化鈷4?5.5份、硫酸鈣晶須2.5?3份。本發明利用高溫氮氣對石墨烯加壓增強石墨烯的硬度,這樣使得制備的鏡頭具有非常好的硬度,本發明鏡頭成像清晰,偏光弱,鏡頭透明無瑕疵。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鏡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清晰光學鏡頭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光學鏡頭是機器視覺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響成像質量的優劣,影響算法的實現和效果。光學鏡頭從焦距上可分為短焦鏡頭、中焦鏡頭,長焦鏡頭;從視場大小分有廣角、標準,遠攝鏡頭;結構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鏡頭,手動光圈定焦鏡頭,自動光圈定焦鏡頭,手動變焦鏡頭、自動變焦鏡頭,自動光圈電動變焦鏡頭,電動三可變(光圈、焦距、聚焦均可變)鏡頭等。目前的光學鏡頭由于其材料的限制,使得其成像的像面質量不能滿足高度清晰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高清晰光學鏡頭及其制備工藝。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高清晰光學鏡頭,該鏡頭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明礬14-16份、純堿14-18份、納米二氧化硅4-6份、改性石墨烯8-12份、石英砂35-40份、三氧化二硼4-6份、硼酸鋅7.5-8份、硼化鎢8-10份、氧化釔5-8份、碳化鐵5-8份、氟化鎂4-6份、氮化鎵1-2份、二氧化鈷4-5.5份、硫酸鈣晶須2.5-3份。
所述改性石墨烯制備方法是,將石墨烯用240-300℃高溫氮氣加壓30分鐘,壓力為1.2-1.8MPa,接著用32.5nm的紫外線對石墨烯照射,然后用40-60MHz超聲波超聲處理10分鐘,接著將石墨烯在300-350℃溫度下煅燒30分鐘,待石墨烯自然冷卻至常溫即得改性石墨烯。
高清晰光學鏡頭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除了改性石墨烯、硫酸鈣晶須外的各原料混合投入熔煉爐內熔融,加熱至1000℃時投入改性石墨烯,然后將溫度降至800-850℃后向熔煉爐內投入硫酸鈣晶須,然后繼續熔煉加熱至1250-1340℃,熔煉30分鐘;
(2)將步驟(1)的熔煉物料成型成鏡頭狀,然后冷卻處理,按每分鐘冷卻30℃的速度冷卻至常溫即得該光學鏡頭。
步驟(1)中繼續熔煉加熱至130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利用高溫氮氣對石墨烯加壓增強石墨烯的硬度,這樣使得制備的鏡頭具有非常好的硬度,本發明鏡頭成像清晰,偏光弱,鏡頭透明無瑕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高清晰光學鏡頭,該鏡頭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明礬15份、純堿16份、納米二氧化硅5份、改性石墨烯10份、石英砂38份、三氧化二硼5份、硼酸鋅7.8份、硼化鎢9份、氧化釔7份、碳化鐵7份、氟化鎂5份、氮化鎵1.5份、二氧化鈷5份、硫酸鈣晶須2.8份。
所述改性石墨烯制備方法是,將石墨烯用240-300℃高溫氮氣加壓30分鐘,壓力為1.2-1.8MPa,接著用32.5nm的紫外線對石墨烯照射,然后用40-60MHz超聲波超聲處理10分鐘,接著將石墨烯在300-350℃溫度下煅燒30分鐘,待石墨烯自然冷卻至常溫即得改性石墨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老蛙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老蛙光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25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