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02248.4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487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秦建華;馮可;王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M3/04 | 分類號: | C12M3/04;C12M1/34;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chuàng)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電泵 微流控芯片 溫度傳感器 第二電極 第一電極 實時觀測 單向閥 細胞 基底 細胞培養(yǎng) 培養(yǎng)液出口 培養(yǎng)液入口 微流控通道 從上至下 灌流培養(yǎng) 培養(yǎng)細胞 外部電源 細胞狀態(tài) 依次疊放 高通量 灌注口 體積小 預期的 壓電 震子 整塊 加熱 接通 芯片 | ||
1.一種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其能夠灌流培養(yǎng)細胞,并且在培養(yǎng)細胞過程中能夠實時觀測細胞狀態(tài),該芯片構成如下:壓電泵(1)、微流控通道(2)和基底(3);三者從上至下依次疊放布置;其中:
所述壓電泵(1)基體上的結構構成如下:培養(yǎng)液入口(7)、第二單向閥(10)、壓電震子(8)、第一單向閥(9)、細胞灌注口(5)和培養(yǎng)液出口(4);其中:細胞灌注口(5)和培養(yǎng)液出口(4)都是貫通板狀壓電泵(1)厚度方向的液體流通通道且二者在長方形板狀結構的壓電泵(1)基體的長度方向上分開遠離布置;培養(yǎng)液入口(7)通過第二單向閥(10)連通著培養(yǎng)液暫存腔,培養(yǎng)液暫存腔下部設置有向壓電泵(1)下側面靠近微流控通道(2)一側開口的通道,該通道上設置有第一單向閥(9);
所述微流控通道(2)基體上設置有下述貫通基體厚度的溝槽結構:培養(yǎng)液通道(11);培養(yǎng)液通道(11)上設置有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
所述基底(3)構成如下:第一電極(13)、第二電極(16)、ITO(14)和溫度傳感器(15);其中:ITO(14)為層狀結構;第一電極(13)和第二電極(16)分別布置在ITO(14)的兩端近端處;溫度傳感器(15)貼近ITO(14)布置;
第一電極(13)和第二電極(16)間接通外部電源使ITO(14)能夠加熱整塊微流控芯片,溫度傳感器(15)能夠控制細胞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的溫度;
細胞灌注口(5)和培養(yǎng)液出口(4)都連通著培養(yǎng)液通道(11);壓電泵(1)中連通培養(yǎng)液暫存腔下部且其上設置有第一單向閥(9)的通道通 過培養(yǎng)液通道(11)連通著細胞灌注口(5)下方的培養(yǎng)液通道(11);
所述壓電泵(1)驅動培養(yǎng)液使其由培養(yǎng)液入口(7)進入微流控通道(2)內的微流控通道(2),流經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營養(yǎng)所培養(yǎng)的細胞;并把代謝產物隨培養(yǎng)液一起經培養(yǎng)液出口(4)排出。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電泵(6)是下述幾種之一:壓電片式有閥壓電泵、壓電疊堆式有閥壓電泵、多腔體有閥壓電泵、錐型管無閥壓電泵、異型管無閥壓電泵、溫控無閥壓電泵、壓電超聲泵;壓電泵(6)控制流量范圍為0.001微升每小時~1升每小時。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的數(shù)量為2~1000個,培養(yǎng)液入口(7)、培養(yǎng)液出口(4)和細胞灌注口(5)的數(shù)量相等也為2~1000個。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的形狀是下述幾種之一或其某種組合: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菱形、三角形和邊數(shù)大于四的某種多邊形;
或者所述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直接把微流控通道(2)本身作為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的面積范圍可以是1平方微米~100平方毫米。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3)為具有加熱功能的ITO加熱膜或ITO玻璃,其厚度可以是10微米~10厘米。
7.按照權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通道(2)基體上設置有下述環(huán)形的且貫通基體厚度的溝槽結構:培養(yǎng)液通道(11)和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有2個且二者在基體的長度方向設置,2個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通過培養(yǎng)液通道(11)串聯(lián)連通成環(huán)形的且貫通基體厚度的溝槽結構。
8.按照權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集成ITO和壓電泵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通道(2)基體上設置有條狀且貫通基體厚度方向的溝槽結構:培養(yǎng)液通道(11);在培養(yǎng)液通道(11)中部還設置有細胞培養(yǎng)區(qū)(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224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