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管自張緊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及其安裝與回收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02114.2 | 申請日: | 2016-12-02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5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發明(設計)人: | 甄興偉;吳佳豪;黃一;張崎;王文華;劉剛;李紅霞;陳景杰;董磊磊;李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主分類號: | B63B35/44 | 分類號: | B63B35/44;B63B9/06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自 張緊式 水下 生產 支撐 浮筒 及其 安裝 回收 方法 | ||
1.一種立管自張緊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層浮筒(1)和內層浮筒(6),所述的外層浮筒(1)內嵌套多個內層浮筒(6);
所述的外層浮筒(1)主體為圓柱體結構,外層浮筒(1)外壁下部邊緣連接四個懸臂浮筒(2),四個懸臂浮筒(2)沿周向均布,呈輻射狀,懸臂浮筒(2)末端采用桁架結構(15),桁架結構(15)的外端連接系泊纜繩(16),外層浮筒(1)由四根系泊纜繩(16)系泊在海床(23)的樁基(17)上;外層浮筒(1)內豎直設置多個圓柱形通道(3),用于安裝多個內層浮筒(6);圓柱形通道內壁(20)沿圓周均布四條豎直滑道(4),滑道(4)貫穿整個圓柱形通道內壁(20);在相鄰兩滑道(4)之間的內壁中央,離外層浮筒(1)底端1/3高度處設置限位體A(5);
所述的內層浮筒(6)主體為圓柱體結構,其外徑小于圓柱形通道(3)的直徑,內層浮筒外壁(21)沿圓周均布四個豎直凸出體(7),凸出體(7)寬度
B1小于圓柱形通道(3)內的滑道(4)的寬度B,凸出體(7)與內層浮筒(6)等高;所述的凸出體(7)位于圓柱形通道(3)內的滑道(4)中;在相鄰兩凸出體(7)之間的外壁中央,離內層浮筒(6)底端1/2高度處設置有限位體B(8),限位體B(8)與位于圓柱形通道(3)內的限位體A(5)相配合,限制內層浮筒(6)與外層浮筒(1)的相對豎直運動;
所述的內層浮筒(6)上部設置有一個井口頭(19),井口頭(19)的下端有立管通道(9),剛性立管(18)的上端通過立管通道(9)連接到內層浮筒(6)上部的井口頭(19);井口頭(19)上安裝有采油設備,內層浮筒(6)用于提供相應的單根剛性立管(18)頂張緊力和支撐采油設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管自張緊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其特征在于:凸出體正面(14)設置有兩個滾筒裝置,分別位于凸出體正面(14)長邊的兩個三等分高度處,所述的滾筒裝置由滾筒(10)、轉軸(11)和支座(12)組成,轉軸(11)軸線垂直于凸出體(7)側面,支座(12)長度與凸出體正面(14)的寬度B1相等,滾筒(10)通過轉軸(11)安裝在支座(12)上;滾筒(10)與滑道底面(13)滾動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管自張緊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懸臂浮筒(2)為矩形截面懸臂浮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管自張緊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道(4)的橫截面為矩形截面;所述的凸出體(7)的橫截面為矩形截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管自張緊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體A(5)為矩形體,每個圓柱形通道(3)內均有4個,沿圓柱形通道(3)內壁周向均布,并處在圓柱形通道(3)內壁同一高度處;所述的限位體B(8)為矩形體,每個內層浮筒(6)上均有4個,沿內層浮筒外壁(21)周向均布,并處在內層浮筒外壁(21)同一高度處;當內層浮筒(6)與外層浮筒(1)的中心等高時,限位體B(8)與限位體A(5)之間留有1至2米的間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211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浮式平臺及儲卸油方法
- 下一篇:一種海洋結構物應急逃生通道的防滑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