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合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及其整體式安裝與回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1810.1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537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甄興偉;吳佳豪;黃一;張崎;王文華;劉剛;李紅霞;陳景杰;董磊磊;李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35/44 | 分類號: | B63B35/44;B63B21/5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式 水下 生產 支撐 浮筒 及其 整體 安裝 回收 方法 | ||
1.一種組合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包括外層浮筒(1)、內層浮筒(5)、外圍橫撐(2)、內部橫撐(3)、導向環板(4)和限位板(6);
所述的外層浮筒(1)共有四個,均為圓柱形,四個外層浮筒(1)通過外圍橫撐(2)連接構成外層浮筒組件;所述的外層浮筒組件為矩形框架,四個外層浮筒(1)豎直安裝在矩形框架水平面的四個角上,且四個外層浮筒(1)的軸線互相平行;四個外層浮筒(1)分別由四根系泊纜繩(8)系泊在海床(13)的樁基(9)上;
所述的導向環板(4)共有2N個,分上下兩層、每層N個,通過內部橫撐(3)連接安裝在外層浮筒組件內,構成兩層導向環板組件,兩層導向環板組件結構相同;每個導向環板組件中,一個導向環板(4)安裝在矩形框架水平面的中心,其余導向環板(4)安裝在矩形框架水平面的中心與四個角之間的連線上;
所述的內層浮筒(5)共有N個,分別豎直安裝在兩層導向環板組件對應的兩個導向環板(4)中;
所述的導向環板(4)的內徑比內層浮筒(5)外徑大0.2至0.4米,內層浮筒(5)與導向環板(4)在豎直方向上滑動接觸,導向環板(4)內壁設置耐磨損的承壓墊,以減小導向環板(4)和內層浮筒(5)接觸部位的磨損;
所述的內層浮筒(5)上部設置井口頭(12),井口頭(12)的下端有立管通道(11),剛性立管(10)的上端通過立管通道(11)連接到內層浮筒(5)上部的井口頭(12);井口頭(12)上安裝有采油設備,內層浮筒(5)用于提供單根剛性立管(10)頂張緊力和支撐采油設備;
所述的限位板(6)由兩塊半環板拼成,安裝在內層浮筒(5)外圍形成一個環形板,其外徑大于導向環板(4)的內徑;
所述的外層浮筒組件和導向環板組件構成外圍主體;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層浮筒(5)上沿軸向安裝有三個相同結構的限位板(6),相鄰的兩個限位板(6)之間的距離相等,且相鄰兩個限位板(6)下端之間的距離與兩個導向環板(4)下端之間的距離相等;當內層浮筒(5)和外層浮筒(1)的中心等高時,各限位板(6)與相鄰的導向環板(4)之間留有1至2米的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層浮筒(5)上安裝限位板(6)的部位,預先設計有深度H小于限位板(6)環寬H1、寬度B與限位板(6)厚度B1相等的環形凹槽(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圍橫撐(2)共有八個,分上下兩層、每層四個;上層的外圍橫撐(2)與上層的內部橫撐(3)在同一個水平面上,下層的外圍橫撐(2)與下層的內部橫撐(3)在同一個水平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層浮筒組件的水平面投影為正方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式水下生產支撐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層浮筒有五個,所述的導向環板組件中,一個導向環板(4)安裝在矩形框架水平面的中心,另四個導向環板(4)安裝在矩形框架水平面的中心與四個角之間的連線的中心位置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181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