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未腐熟有機肥堆肥危害的緩解劑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1411.5 | 申請日: | 2016-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478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小明;尹恒;劉啟順;王文霞;曹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禾一(大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8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遼寧省大連高***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腐熟 有機肥 堆肥 危害 緩解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未腐熟有機肥堆肥危害的緩解劑及其應用,具體的說是高嶺土、腐殖酸和褐藻酸寡糖組成的緩解劑能緩解未腐熟有機肥堆肥對作物造成的危害。在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施用時加入本發明的緩解劑,可以解除或緩解未腐熟有機肥造成的危害,提高產量5%?30%。本發明所涉及的未腐熟危害緩解劑均為天然來源,綠色無毒;使用方法簡單,便于推廣。本發明對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未腐熟有機肥堆肥危害的緩解劑及其應用,具體的說是高嶺土、腐殖酸和褐藻酸寡糖組成的緩解劑能緩解未腐熟有機肥堆肥對作物造成的危害。
技術背景
有機肥料富含有機物質和作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不僅能提供作物生長所需養分,改良土壤,還可以改善作物品質,提高作物產量,促進作物高產穩產,保持土壤肥力,同時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安全衛生無污染的有機、綠色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廣大農民迫切需要施用有機肥來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機肥是農作物生長中的必備肥料。
農民在使用有機肥時,常習慣將未腐熟的有機肥施于田間,有機肥沒有經過腐熟階段,施入土壤中后,腐熟過程會產生高溫,從而燒傷根系,嚴重者植株死亡。未腐熟的糞便在分解的過程中產生甲烷、氨等有害氣體,使土壤和作物產生酸害和根系損傷,未腐熟的糞便在分解的過程中會消耗土壤中的氧氣,使土壤暫時性地處于缺氧狀態,在這種缺氧狀態下,會使作物生長受抑制。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威脅。
在緩解未腐熟有機肥危害方面,生產上提倡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但農民在生產上一是不能掌握鑒別有機肥腐熟程度的方法,二是由于農時問題及習慣,常常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很容易造成燒苗等危害,目前尚沒有有效的緩解未腐熟有機肥危害的方法,在農業生產上,一旦發生嚴重燒苗,一般是拔掉植株補載,不嚴重情況下,適當澆水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而對危害較重的基本上無效果。研究能緩解未腐熟有機肥對農作物危害的方法,將對農業生產有較大的幫助。
褐藻酸是從褐藻提取的一種多糖,其結構為α-(1→4)連接的L-古羅糖醛酸(G)和β-(1→4)連接的D-甘露糖醛酸(M)連接而成聚糖,褐藻酸寡糖為褐藻酸降解的產物,分子量為400-10000Da。褐藻酸寡糖具有促進植物根的生長,提高植物抗逆(抗旱、抗熱等)的功能。高嶺土顆粒表面具有微細孔隙,具有強大的吸附性,高嶺土對氮、磷、鉀和有機碳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腐殖酸是一種天然存在的大分子有機物質,帶有羧基、羥基、羰基、醌基、甲氧基等官能團,在農業、工業具有廣泛應用。但是將褐藻酸寡糖、腐殖酸和高嶺土混合物協同作用,作為未腐熟有機肥料危害的緩解劑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未腐熟有機肥堆肥危害緩解劑,可以緩解未腐熟有機肥堆肥造成的危害,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5%-30%。
為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所提供的未腐熟有機肥堆肥危害的緩解劑,是由高嶺土、腐殖酸和褐藻酸寡糖組成。其中腐殖酸的重量比例為15-30%,褐藻酸寡糖的重量比例為1-10%,用高嶺土補足至100%。
上述緩解劑中褐藻酸寡糖為褐藻酸降解的產物,其結構為α-(1→4)連接的L-古羅糖醛酸(G)和β-(1→4)連接的D-甘露糖醛酸(M)鏈接的寡聚物,分子量為300-10000Da。高嶺土優選為納米高嶺土。
本發明所提供的緩解劑使用方法為:在未腐熟有機肥堆肥施用前,將緩解劑按照重量比1:200-1:2000的比例加到有機肥堆肥中,混合均勻,然后按照正常有機肥堆肥施用技術施用。
本發明所提供的緩解劑可有效緩解未腐熟有機肥對農作物造成的危害,促進農作物生長,提高農作物產量5%-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禾一(大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科禾一(大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14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