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立體圖像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1347.0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52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釉鏞;李秉州;林希珍;許太榮;張晉赫;李源植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顯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22 | 分類號: | G02B27/22;G02F1/1362;H04N13/3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勝有;董文國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子像素 立體圖像顯示裝置 顯示面板 開口 視差單元 遮光圖案 透鏡 數據線交叉 彼此分離 亮度降低 面積減小 平行布置 柵極線 最小化 遮蔽 串擾 | ||
公開了一種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其將視圖彼此分離以減少串擾,并且使由于子像素的開口面積減小而導致的亮度降低最小化。該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和視差單元,顯示面板包括:在通過多條柵極線和多條數據線交叉形成的區域中的每一個中沿水平方向平行布置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用于打開遮光圖案中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中每一個的一部分的開口,遮光圖案構造為遮蔽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除了開口之外的區域,視差單元位于顯示面板上并且包括多個透鏡。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5年12月4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5-0172645號的權益,其通過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全闡述一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并且更具體地,涉及調整子像素的間距以防止3D串擾的產生和改變子像素的結構以改善3D亮度的立體圖像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可以分為眼鏡型和無眼鏡型(即,自動立體型)。
其中,自動立體的立體圖像顯示裝置通過在顯示屏幕前安裝可以導致左眼圖像與右眼圖像之間的差異的光學裝置來顯示3D圖像。這種光學裝置包括雙凸透鏡、視差屏障等。
視差屏障通過經由以指定間隔布置的垂直狹縫以傳輸或阻擋光來將左圖像和右圖像彼此分離以輸出立體圖像,雙凸透鏡通過經由將雙凸透鏡陣列附接至顯示面板以使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像素來將左圖像和右圖像彼此分離來輸出立體圖像。
在常規立體圖像顯示裝置中,光學視角通常由視差單元的特定周期中的單元透鏡或單元狹縫的間距確定,并且由于可能由間距施加的分辨率限制而難以確保具有指定值或更大的光學視角。
因此,為了增加光學觀看距離,已經提出了在視差單元的前面或后面提供單獨的間隙玻璃的方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立體圖像顯示裝置的厚度增加,并且因此裝置的薄化困難。
在常規立體圖像顯示裝置中,圖像劃分為多個視圖,并且通過將視圖交疊來去除亮度偏差。因此,常規立體圖像顯示器由于視圖的交疊增加了串擾的產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其將視圖彼此分離以減少串擾,并且使由于子像素開口面積減小而引起的亮度降低最小化。
在下面的描述中將部分地闡述本發明的另外的優點、目的和特征,并且當考察如下時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部分將變得明顯,或者部分可以根據本發明的實踐來獲知。可以通過在書面的描述和其權利要求以及附圖中特別指出的結構實現和獲得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
為了實現這些以及其他優點,并且根據本發明的目標,如本文中所呈現以及廣泛描述的,一種立體圖像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其包括:多個子像素單元,子像素單元中的每一個包括第一子像素和沿水平方向平行于第一子像素布置的第二子像素;多條柵極線和多條數據線,其中子像素單元中的每一個由所述多條柵極線與所述多條數據線的交叉來限定;以及遮光圖案,其具有用于露出第一子像素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開口和用于露出第二子像素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開口,遮光圖案構造為遮蔽子像素單元的除了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之外的區域;以及視差單元,其位于顯示面板上并且具有對應于第一開口的寬度乘以由顯示面板顯示的視圖數目的透鏡間距。遮光圖案可以是公共線圖案、黑矩陣圖案,或者可以是分離于公共線圖案和黑矩陣圖案的圖案。
立體圖像顯示裝置還可以包括分組為多個子像素組的多個子像素單元,每個子像素組包括第一數目行的子像素單元和第二數目列的子像素單元,其中第二數目小于第一數目。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的寬度可以對應于子像素組的寬度乘以第二數目除以第一數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顯示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顯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13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