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電流連接插套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01333.9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55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戴仁益;王利甫;王培記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諾德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187 | 分類號: | H01R13/187;H01R13/631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袁程斌 |
| 地址: | 213034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流 連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連接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大電流連接插套。
背景技術
現在,已有的新能源汽車用電連接器的接觸件有劈槽式插孔、冠簧插孔組件和線簧插孔組件,但在使用中均存在下述不足:(1)套接方法接觸電阻大、耐拉力差,接觸后易脫離,造成銜接故障和事故;(2)結構復雜,組合零件較多,體積無法進一步縮小,不利于向小型化、密集化發展;(3)加工工藝復雜,精度要求高,導致產品合格率低,成本提高;(4)難以承受較大電流的沖擊,不支持帶電插拔。為了減少接觸電阻,現在較多的采用籠式或雙曲面式插套,在使用中,插針的插入不能保證一定的角度,插針在插入時多為傾斜狀,造成插針與簧片局部接觸,瞬間大電流,產生火花,接觸處易發黑,嚴重的擊損簧片,多次的插拔后,造成導電性的降低,而且籠式或雙曲面式插套不能夠進行帶電操作,其有效接觸面積依然較小,導電性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大電流連接插套,導電性好,可帶電操作,插針的插入順暢,先期導通,避免產生火花引起發黑。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大電流連接插套,包括套管、套管內的簧片,所述的套管前端設有導電前端蓋,前端蓋與套管固定連接,前端蓋、套管構成一中空腔體,所述的簧片設置在中空腔體內,前端蓋前端為開口,簧片外套設有內襯套,內襯套套身設有圓周凸臺,圓周凸臺分布在套管、前端蓋相接處的兩側,圓周凸臺外壁面與套管或前端蓋內壁面接觸,套管、前端蓋相接處還有收口結構,簧片外周面為兩端大中間小的內凹弧面,簧片中間處內徑最小,最小內徑與簧片端面內徑差值為0.35-0.7mm,首先,對簧片的結構形狀進行了優化調整,其周面近似于直線狀,增大了與插針的有效接觸面積,相比現有的增加了20%的接觸面積,導電穩定性大大提高,避免接觸不良,第二,導電前端蓋與插針先期導通,可帶電操作,前端蓋對插針插入時具有導向作用,促使插入過程中其軸線與套管軸線處于同一直線,使插針順暢的插入套管內,避免插針傾斜插入,使插針多次插入時方向一致,避免撞擊簧片片體,減緩對簧片的撞擊損耗,同時避免插針與簧片局部接觸造成的放電現象,避免簧片、插針表面發黑,保證導電性能,延長簧片、插頭的使用壽命,第三,簧片套設的內襯套起到支撐簧片以及連接簧片的作用,內襯套套設在簧片外部,對簧片進行固定支撐,內襯套外側的圓周凸臺與套管、前端蓋內壁配合,使套管、前端蓋對內襯套進行支撐,保證對簧片浮動支撐的穩固性,圓周凸臺的設置還能夠增加電連接,第四,套管、前端蓋設置在收口結構能夠加強套管、前端蓋間的連接,保證長時間的插拔使用中,前端蓋、套管間出現松動,避免脫離。
進一步的,所述的簧片兩端分別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金屬條,金屬條向外側彎折翻轉,彎折后的金屬條形成與套管或前端蓋內壁相對的連接爪,金屬條彎折處形成向簧片兩側凸出的配合部,所述的內襯套兩端端部與金屬條彎折部內側配合,保證簧片的浮動性,促使連接的順暢與可靠性。
進一步的,所述的內襯套圓周凸臺設有兩個,分別與前端蓋、套管的內壁對應,便于生產組裝本插套。
進一步的,金屬條彎折后的連接爪處于內襯套外周面外側。
進一步的,所述的收口結構均勻分布在套管、前端蓋相接處的周向上,收口結構為向內的沖壓凹口,收口促使前端蓋、套管間連接可靠,防止松脫。
所述的收口結構為向內凹陷的四邊形狀。
所述的收口結構為向內凹陷的線段狀。
進一步的,所述的前端蓋開口處設有倒角結構,倒角結構角度為45°,對插針進行導向。
進一步的,所述的簧片外周面為傾斜的柵格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的前端蓋、套管、簧片的材質為銅。
本發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
1.簧片結構合理,增大了接觸面積,提高了導電的穩定性;
2.前端蓋先期導通,避免大電流擊傷簧片,可帶電操作;
3.前端蓋對插針進行導向,保證插針插入角度,保護插針及簧片,延長使用壽命。
4.內襯套加強了對簧片的浮動支撐及連接作用;
5.收口結構防止前端蓋、套管間松脫。
附圖說明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本發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諾德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常州諾德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133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