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視頻幀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1200.1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19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231 | 分類號: | H04N21/231;H04N21/238;H04N21/24;H04N7/1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陳蕾 |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視頻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一種視頻幀處理方法及裝置,應用于視頻監控系統中的監控設備,該方法包括:獲取網絡傳輸速率;將待發送的視頻幀存入緩存區;根據網絡傳輸速率與視頻幀的數據量獲取傳輸時長;若傳輸時長不小于固有傳輸周期,則將上一幀的傳輸完成時刻作為視頻幀的發送時刻;若傳輸時長小于固有傳輸周期,則獲取傳輸時長與固有傳輸周期的差值;將上一幀的傳輸完成時刻延長該差值后所得到的時刻發送時刻;在發送時刻將緩存區中的視頻幀發送至客戶端。應用該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決由于客戶端性能不佳,或者網絡傳輸狀態不佳,導致客戶端視頻播放卡頓的問題,并且,有效解決視頻幀碼率突發造成視頻幀傳輸延時,影響客戶端視頻播放流暢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網絡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視頻幀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視頻監控技術的發展,用戶對視頻監控的實時性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從監控設備采集視頻圖像到客戶端播放視頻圖像的過程,最低可以控制在百毫秒以內。現有技術中,監控設備每發送一個視頻幀,間隔固有傳輸周期,例如40ms之后,再開始發送另一視頻幀。然而,在客戶端性能不佳,或者網絡傳輸狀態不佳的情況下,若當前待傳輸視頻幀的數據量較大,將導致客戶端接收完成該視頻幀的時刻,相較于上一幀接收完成的時刻有著較大的時延,從而造成客戶端視頻播放卡頓,對用戶體驗造成影響。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一方案中,可以在客戶端增加緩存區,客戶端接收到視頻幀后先保存在緩存區,在下一視頻幀進入緩存區或者緩存區視頻幀數量達到一定條件后,再對緩存區中的視頻幀進行播放,從而提升客戶端視頻播放的流暢性。
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監控設備連接的客戶端可以有很多,并非每臺客戶端都設置有緩存區,因此上述方案的實用性以及靈活性較低,并且,上述方案并未解決由于視頻幀碼率突發,造成視頻幀傳輸延時,影響客戶端視頻播放流暢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視頻幀處理方法及裝置,以有效地解決由于客戶端性能不佳,或者網絡傳輸狀態不佳,導致客戶端視頻播放卡頓的問題,并且,有效解決視頻幀碼率突發造成視頻幀傳輸延時,影響客戶端視頻播放流暢性的問題。
具體地,本申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視頻幀處理方法,應用于視頻監控系統中的監控設備,所述監控設備上預設有緩存區,所述視頻監控系統中還包括客戶端,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網絡傳輸速率;
將待發送的視頻幀存入所述緩存區,所述視頻幀為視頻流的非首幀;
根據所述網絡傳輸速率與所述視頻幀的數據量獲取所述視頻幀的傳輸時長;
將所述傳輸時長與固有傳輸周期進行比較;
若得出所述傳輸時長不小于所述固有傳輸周期的比較結果,則將所述視頻幀的上一幀的傳輸完成時刻作為所述視頻幀的發送時刻;若得出所述傳輸時長小于所述固有傳輸周期的比較結果,則獲取所述傳輸時長與所述固有傳輸周期的差值;將所述上一幀的傳輸完成時刻延長所述差值后所得到的時刻作為所述視頻幀的發送時刻。
在所述發送時刻將所述緩存區中的所述視頻幀發送至所述客戶端。
可選的,所述獲取網絡傳輸速率包括:
向所述客戶端發送首個視頻幀,以使所述客戶端根據接收所述首個視頻幀的所用時長與所述首個視頻幀的數據量獲取網絡傳輸速率,并將所述網絡傳輸速率發送至所述監控設備;
接收所述客戶端發送的所述網絡傳輸速率。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12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模擬投票器電路
- 下一篇:一種基于dq變換的數字鎖相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