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不織布結構與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1193.5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709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政崑;林英騏;郭明智;彭兆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D04H5/08 | 分類號: | D04H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織布 結構 與其 制作方法 | ||
一種不織布結構與其制造方法。不織布結構包含多數個復合纖維團球,以及多數個直紡纖維。復合纖維團球由內而外包含多數個層,其中多數個層的最外層的材料為短纖維,多數個層的至少一層的材料為羽絨。直紡纖維用以纏結復合纖維團球,以形成不織布結構。此不織布結構呈絮片狀而可以直接應用于羽絨制品中,除了可以簡化制造工序之外,更可以通過復合纖維團球支撐不織布結構,讓不織布結構不易塌陷,而讓羽絨維持蓬松以提升不織布結構的保溫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不織布結構與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羽絨為天然纖維中最佳的熱絕緣體之一,羽絨之所以能夠保暖是因為羽絨上布滿細小的氣孔。在吸熱后,羽絨會變得蓬松,并有效隔絕冷空氣入侵。因此,羽絨一般常應用來作為夾克、枕頭、睡袋等物品中的填料。
然而,一般羽絨產品因為需要以縫合成口袋,再以氣流將羽絨灌入口袋再縫合的方式使羽絨固定,也因此羽絨會很容易從縫線處掉出來,產生掉毛的現象。另外,沿著縫線只有里布與外布,沒有羽絨的存在,沒有保溫的效果。再者,在制作羽絨產品時,制造者需以大量的人力進行縫制、氣體充填等制程,因此使得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這些都是相關產業的人員在享受羽絨好處的同時,所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包含羽絨的不織布結構,用以提升羽絨應用時的生產效率以及加強不織布結構的保溫特性。
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不織布結構,包含多數個復合纖維團球,以及多數個直紡纖維。復合纖維團球由內而外包含多數個層,其中多數個層的最外層的材料為短纖維,多數個層的至少一層的材料為羽絨。直紡纖維用以纏結復合纖維團球,以形成不織布結構。
于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直紡纖維可為熔噴纖維或紡黏纖維。
于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直紡纖維的材料可為熱塑性高分子材料。
于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復合纖維團球的多數個層的最內層的材料可為羽絨。
于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復合纖維團球的多數個層的最內層的材料可為短纖維。
于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部分的直紡纖維可分布于復合纖維團球的外表面,且部分的直紡纖維可分布于復合纖維團球的內部。
于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短纖維可包括聚丙烯纖維、聚乙烯纖維、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尼龍纖維、壓克力纖維、彈性纖維(Spandex)、棉纖維或上述兩種纖維以上的任意組合。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不織布結構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匯入羽絨至梳理機中;(b)匯入短纖維至梳理機中;(c)梳理羽絨與短纖維進而得到多數個復合纖維團球;以及(d)輸出復合纖維團球,使復合纖維團球通過半熔融直紡纖維絲幕中,使得直紡纖維與復合纖維團球纏結成不織布結構。
于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步驟(a)在步驟(b)之前執行。
于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例中,步驟(d)可還包含使不織布結構通過兩滾輪之間,以收集并卷取不織布結構。
短纖維與羽絨制作成復合纖維團球,而后再將復合纖維團球與直紡纖維纏結形成不織布結構,不織布結構可以透過收集裝置定型成為絮片狀的不織布結構。透過復合纖維團球的彈性可以使得不織布結構具有良好的柔挺性而不易塌陷,進而提升不織布結構的保溫效果。除此之外,絮片狀的不織布結構可直接進行裁切或是與布料縫合,省略了傳統繁瑣的制造工序,因此可以提升生產效率以及降低人力成本。
附圖說明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附圖的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制作本發明的不織布結構的機臺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未經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119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