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智能制造的車間調度智能體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0674.4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273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譚杰;白熹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寶庫 |
| 地址: | 10008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體 車間調度 多智能體系統 智能制造 分管 上傳 總管 配置 生產計劃信息 實時生產信息 多智能體 人力成本 任務分配 任務指令 生產過程 生產效率 實時監控 生產 下放 車間 發送 角色 配合 協調 | ||
本發明屬于多智能體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面向智能制造的車間調度智能體組。旨在解決現有多智能體系統結構單一,無法發揮多智能體分布式的優勢的問題。為此目的,本發明的車間調度智能體組包括:總管智能體,其配置為能夠接收生產計劃信息,以及接收分管智能體上傳的數據,從而實時監控車間的生產過程;分管智能體,其配置為能夠接收總管智能體下放的生產任務,以及接收基本智能體上傳的實時生產信息數據;基本智能體,其配置為能夠接收并執行分管智能體發送的任務指令。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將生產任務分配給智能體組中的不同角色,通過各智能體相互協調配合完成生產任務,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多智能體系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面向智能制造的車間調度智能體組。
背景技術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2015年5月國務院出臺制造強國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中國制造2025”,加強“兩化”融合,推進智能制造,智能化已經成為制造業新的發展趨勢。車間調度是實現生產高效率、高柔性的關鍵,生產車間要求在設備自身智能化的基礎上擺脫“信息孤島”,生產數據能夠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串通,成為智能化車間。
智能體是具有自適應性、學習能力、與環境和其他智能體進行交互的能力的個體,通過適當的結構將智能體組織起來就得到多智能體系統。多智能體系統中的每個智能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以完成復雜的任務,同時不斷收集環境信息,利用其學習能力擴充知識庫,更新舊知識,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目前,在很多實際項目以及輔助車間生產和調度的研究中已經引入了多智能體系統,但大部分研究只關注調度方案的生成,而忽略了生產情況的檢查、信息記錄以及與物流系統之間的協調,使得多智能體系統結構比較單一,無法發揮多智能體分布式的優勢。因此,本領域需要一種面向智能制造的車間調度智能體組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即為了解決現有多智能體系統結構單一,無法發揮多智能體分布式的優勢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面向智能制造的車間調度智能體組。該車間調度智能體組包括該車間調度智能組包括總管智能體、分管智能體和基本智能體。
所述總管智能體,配置為能夠接收生產計劃信息,并下放生產任務給所述分管智能體,以及接收所述分管智能體上傳的數據,從而實時監控車間的生產過程。
所述分管智能體,配置為能夠接收所述總管智能體下放的生產任務,并下放任務指令給所述基本智能體,以及接收所述基本智能體上傳的實時生產信息數據,并上傳至所述總管智能體。
所述基本智能體,配置為能夠接收并執行所述分管智能體發送的任務指令,以及獲取車間內實時生產信息數據并上傳到所述分管智能體。
在上述車間調度智能體組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總管智能體包括總控制器和顯示設備,所述總控制器,用于對接收的生產計劃信息進行處理以及下放生產任務給所述分管智能體,并對接收的各個分管智能體上傳的數據進行分析匯總;所述顯示設備,用于顯示所述總控制器分析匯總的各個分管智能體上傳的數據。
在上述車間調度智能體組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分管智能體包括工控機、通信模塊和射頻識別模塊,所述工控機能夠接收所述總管智能體發送的任務信息,以及根據接收的任務信息生成調度方案;所述通信模塊用于實現與所述基本智能體和所述工控機的通信;所述射頻識別模塊用于實現對電子標簽的讀寫。
在上述車間調度智能體組的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塊包括第一主控單元、第一無線通信單元和存儲單元,其中,所述第一主控單元采用微控制器;所述第一無線通信單元用于實現所述通信模塊之間以及與所述基本智能體的通信;所述存儲單元用于暫存所述基本智能體發送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06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傾斜式掃描中數據移位的方法
- 下一篇:聚酰胺樹脂組合物及其成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