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接觸座部件及與燈座的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0083.7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55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尚田田;趙龍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航空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17 | 分類號: | H01R13/17;H01R13/19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顧俊超 |
| 地址: | 20110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觸 部件 燈座 連接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接觸座部件,包括接觸座(51)、連接套筒(52)、接觸座外殼(53),接觸座上設有通孔(511);所述連接套筒的內腔的上部設有環狀錐臺(521);接觸座外部設有方形的接觸座外殼,連接套筒向下插接在接觸座的通孔(511)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結構,特別是一種燈座與接觸座部件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的信號燈中燈座設置有階梯狀的連接孔,信號燈中燈座與接觸座部件的連接常采用卡扣等塑料零件,或采用鋼珠零件卡入接觸座部件的結構,前者連接方法的缺點是不能導電,為達到燈座與接觸座部件導電連接的目的,需增加其他導電零件。后者可實現導電連接,但是需采用多個零件對鋼珠進行定位,結構復雜。
因此無法在滿足導電的條件下,通過減少現燈座與接觸座部件中零件數目而簡化結構實現燈座與接觸座部件的連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在燈座與接觸座部件的連接結構所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燈座與接觸座部件的連接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1.一種接觸座部件,包括接觸座(51)、連接套筒(52)、接觸座外殼(53),接觸座上設有通孔(511);
所述連接套筒的內腔的上部設有環狀錐臺(521);
接觸座外部設有方形的接觸座外殼,連接套筒向下插接在接觸座的通孔(511)上。
接觸座部件整體采用封閉的空間,用于保護燈座與接觸座部件的連接結構,免受外部摩擦損傷。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接觸座部件與燈座的連接結構,與權利要求1所述的接觸座部件進行連接,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軸(2)、壓簧(3)和墊片(4);
所述連接軸(2)采用空心套筒結構,在軸向上分為第一端(21)、中部和第二端(22),連接軸(2)第一端的外壁上沿軸向向上開上部凹槽,連接軸(2)第二端的外壁上沿軸向向下開下部凹槽,使連接軸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均具有彈性;
連接軸(2)第一端的外壁設有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伸入燈座(1)的連接孔內進行卡合;
連接軸(2)第二端的外壁的下部未開槽的部分設有第二卡合部,第一卡合部伸入到連接套筒(52)內腔用于與環狀錐臺(521)進行卡合;
壓簧(3)套裝在連接軸(2)上,壓簧(3)上端壓在連接軸(2)外壁的凸臺上,另一端壓緊在墊片(4)上,墊片(4)壓緊在連接套筒(52)上。
通過上下開槽的方式使連接軸(2)具有彈性,可以通過自身變形卡合的方式與燈座和接觸座部件連接,減少燈座與接觸座部件導電連接結構零件的數目。
壓簧(3)和墊片(4)靠壓簧的彈性,使得燈座與所述接觸座部件的導電連接盡可能充分接觸。
燈座(1)、連接軸(2)、壓簧(3)、墊片(4)可組成一部件,易于裝拆,實現了燈座與接觸座部件的快速彈性導電連接,方便了產品的裝配、安裝和維修。
優選的,
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第一凸起部(211)、第二凸起部(212),所述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間形成環形槽(213)。
所述第二卡合部采用第三凸起部(221),第一凸起部(211)與第三凸起部(221)外側均設有倒角。
第一凸起部(211)與第三凸起部(221)外側均設有倒角,起到與燈座(1)和接觸座部件(5)卡合時的導向作用。
優選的,
所述第一端(21)內部依次設置柱形孔(23)、倒錐形孔(24),所述第二端(22)內部具有錐形孔(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航空電器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航空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008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自由組合的插座
- 下一篇:連接件、連接組件及電池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