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關小型化制動電磁鐵的激勵裝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099484.5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583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陸思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滬工電子元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7/18 | 分類號: | H01F7/18;H01F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專利事務所31127 | 代理人: | 吳瑋,李美立 |
| 地址: | 200434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關 小型化 制動 電磁鐵 激勵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器制動和電梯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有關小型化制動電磁鐵的激勵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電磁鐵是一種利用電磁效應將電能轉換為機械運動的動力裝置。制動電磁鐵的原理和應用,可以延伸到其他所有作為力輸出的電磁鐵。電磁鐵在工業系統的控制技術中具有極廣泛的應用。根據不同的工況環境又分媒質通斷電磁鐵、牽引電磁鐵、制動電磁鐵等不同的功能形式。具體可以擴展到起重機的制動電磁鐵、磨床上的電磁吸盤、汽車的自動排檔轉換、復印機的機械動作等。
電磁鐵的結構主要由線圈和磁路機構(鐵芯、銜鐵、軛鐵)組成。根據使用場合不同,有多種結構。制動電磁鐵是通過銜鐵(活動的鐵芯)在線圈產生的磁場力的作用下,向固定鐵芯快速移動,最后保持在鐵芯相吸合位置,來完成特定的功能:比如位移功能或推、拉力功能,即完成了由電能向機械能的轉換。
激勵裝置原理是充分利用交流電的整流原理,比如電壓220V通過整流得到近200V的直流電,通過激勵吸持電壓只有100V左右的電磁鐵繞組,使電流擴大了近一倍。根據電磁力最簡公式表達電磁力F=k Aω,式中k是系數,A是經流過線包的電流,ω是線圈匝數,。顯然,在線圈圈數不變的情況下,電流越大,F力越大。在技術條件規定的300ms之內吸合之后,激勵裝置自動切換成100V的電壓輸出,使電磁鐵在此電壓的吸持作用下,保持正常狀態不變。
利用此類激勵裝置工作的電磁鐵,設計中可以將同等條件下電磁鐵體積縮小一半,電功率降低一半,同理導體的耐熱等級都可以相應降低。但是,與此同時,由于受到了交流電整流原理的限制,它的效率只能提高一倍,此為其自身的局限性。若要提供更大的效率,產品的體積和功耗也會相應增加。
目前電梯行業的升降梯、自動扶梯的制動裝置的電磁鐵均已全面應用該電磁鐵制動的技術,我國整個電梯行業廣泛使用的現有產品每年的需求量可達70萬臺以上,保有量500萬臺以上。
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對國家節能減排大策略的響應,電梯行業要求電磁鐵體積減小,功耗降低,所以電磁鐵產品還有很大技術改造的空間。因此,本發明設計了一種有關小型化制動電磁鐵的激勵裝置及其方法,順應國家節能、減排的大方針,同時也能有效的降低成本,順應市場的競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有關小型化制動電磁鐵的激勵裝置及其方法,利用了新激勵裝置的工作原理來制造的制動電磁鐵產品,其徹底顛覆了老激勵裝置的原理,利用電磁鐵繞組的多線圈串并聯的組合,利用電子電路組成的開關形式,通過初始階段的某個線圈通過最高200V的直流電壓,使之產生高于吸持工作電流近20倍的效果,所產生的牽引力遠超于最小牽引力的技術要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有關小型化制動電磁鐵的激勵裝置及其方法,包括銜鐵、線圈、底蓋、導桿、激勵裝置和殼體,殼體內設有底蓋,底蓋上設有導桿,導桿與銜鐵配合連接,銜鐵外圈設有電磁鐵繞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鐵繞組采用多線圈串聯或并聯結構,激勵裝置內設有電子電路,所述的電子電路由集成電路整流器QZ的c端和d端分別連接電源一端,整流器QZ的b端接地,在整流器QZ的c端和d端分別并聯電容C1和瞬變二極管Z1,整流器a端串聯連接內阻R2、R3、R4、R5和二極管D2正極一端,二極管D2負極一端連接電容C2和電阻R10一端及集成檢測電路IC1的VDD端,在電阻R5和二極管D2正極之間連接穩壓二極管D1再接地,電容C2另一端接地,電阻R10另一端連接集成檢測電路IC1的負端,并抽頭一線連接穩壓二極管D5再接地,在整流器a端和電阻R2一端抽頭一線串聯連接線圈Q1和Q2,線圈Q2另一端接地,在線圈Q1的兩端接有二極管D6,在線圈Q1和Q2之間抽頭一線連接二極管D6正極和場效應管T1的漏極D,T1源極S接地,T1柵極G連接電阻R11一端,電阻R11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12一端和集成檢測電路OUT端,電阻R12另一端連接集成檢測電路IC1的正端,并抽頭一線連接電阻R9一端,電阻R8一端與集成檢測電路IC1OUT端相連,電阻R8另一端與電容C4相連,并抽頭一線與電阻R9另一端相連,電容C4另一端接地,在集成檢測電路IC1的VDD端抽頭一線連接電容C3一端,電容C3另一端分別連接二極管D4正極、二極管D3負極和電阻R6一端,電阻R6另一端和二極管D3正極接地,二極管D4負極分別連接電阻R7一端和集成檢測電路IC1的正端,電阻R7另一端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滬工電子元件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滬工電子元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9948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