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效水稻插秧機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098017.0 | 申請日: | 2016-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420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賴海靈;鐘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聯(lián)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C11/00 | 分類號: | A01C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415 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zhèn)沙***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儲能電池 駕駛室 水輪 太陽能轉化電能 插秧機本體 高效水稻 機箱本體 電動機 插秧機 儲秧箱 船型 秧苗 座椅 光電傳感計數(shù)器 電源開關按鈕 利用率最大化 產量最大化 電動機安裝 傳送帶 裝置安裝 不均勻 固定架 秧苗板 支撐臂 支架桿 遙控器 方向盤 田地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效水稻插秧機,包括駕駛室、插秧機本體和船型機箱本體,所述駕駛室上設置有座椅和方向盤,所述座椅的左側設置有太陽能轉化電能裝置和儲能電池,且太陽能轉化電能裝置安裝在儲能電池的上方,且儲能電池上設置有電源開關按鈕和遙控器,所述駕駛室安裝在水輪的上方,且水輪上設置有水輪支撐臂和固定架,所述插秧機本體上設置有抓苗機架、秧苗板和秧孔,所述船型機箱本體上設置有電動機,電動機上設置有傳送帶,且電動機安裝在儲秧箱的下方,且儲秧箱的右側設置有支架桿。本發(fā)明通過光電傳感計數(shù)器是將秧苗具體進行的計數(shù),很好地避免多株秧苗混合造成的不均勻化,從而使田地利用率最大化、產量最大化。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插秧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水稻插秧機。
背景技術
水稻插秧機是將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種植機械上,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功效和栽插的質量,實現(xiàn)合理密植,有利于后續(xù)作業(yè)的機械化。目前插秧機的種類有手扶插秧機和機械插秧機,手扶插秧機雖然輕巧靈便,但不適合大規(guī)模的作業(yè),機械插秧機雖解決了大規(guī)模作業(yè),但無法進行合理的種植秧苗,使得秧苗不均,不能將土地合理化的使用,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進而影響到具體的產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水稻插秧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秧苗插種不均勻等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效水稻插秧機,包括駕駛室、插秧機本體和船型機箱本體,所述駕駛室上設置有座椅和方向盤,且方向盤安裝在座椅的右側,所述座椅的左側設置有太陽能轉化電能裝置和儲能電池,且太陽能轉化電能裝置安裝在儲能電池的上方,且儲能電池上設置有電源開關按鈕和遙控器,所述駕駛室安裝在水輪的上方,且水輪上設置有水輪支撐臂和固定架,所述插秧機本體上設置有抓苗機架、秧苗板和秧孔,所述船型機箱本體上設置有電動機,電動機上設置有傳送帶,且電動機安裝在儲秧箱的下方,且儲秧箱的右側設置有支架桿,且電動機與插秧機本體傳動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駕駛室的上方設置有染料敏化太陽能裝置。
優(yōu)選的,所述插秧機本體上設置有光電傳感計數(shù)器,且儲能電池的輸出端與光電傳感計數(shù)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船型機箱本體上設置有超聲波接收傳感器,且儲能電池的輸出端與超聲波接收傳感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船型機箱本體上設置有自動感應轉向器,且儲能電池的輸出端與自動感應轉向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染料敏化太陽能裝置能夠將太陽的能量吸收傳給太陽能轉化電能裝置上來提供給機器良好的供電效果,光電傳感計數(shù)器是將秧苗具體進行合適的計數(shù),以免多株秧苗混合在一起,使得秧苗不均勻,不利于秧苗的正常成長,同時設置的超聲波接收器和自動感應器轉向器經由儲能電池的輸電可以很好地控制電動機的轉動和整體方向的改變,電動機的轉動會帶動插秧機本體的轉動,更好地實現(xiàn)智能化合理的安排。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高效水稻插秧機整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高效水稻插秧機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源開關按鈕、2-太陽能轉化電能裝置、3-儲能電池、4-遙控器、5-座椅、6-方向盤、7-染料敏化太陽能裝置、8-駕駛室、9-儲秧箱、10-抓苗機架、11-光電傳感計數(shù)器、12-插秧機本體、13-超聲波接收感應器、14-秧苗板、15-傳送帶、16-船型機箱本體、17-電動機、18-水輪支撐臂、19-水輪、20-固定架、21-支架桿、22-自動感應轉向器、23-秧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聯(lián)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聯(lián)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980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