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番薯脫毒苗擴繁種植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96903.X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31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朱紅林;王效寧;徐靖;陳明陽;張更武;唐力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海南施可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劉小靜 |
| 地址: | 571100***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番薯 脫毒 苗擴繁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番薯脫毒苗擴繁種植的方法。
背景技術
番薯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適應性廣、多用途的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料作物和新型的生物能源作物。主要分布在全球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從赤道到北緯45°均有種植。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13)統計,世界上共有111個國家和地區種植番薯,種植面積818.2萬hm2,產量10310.9萬t,在世界糧食生產中番薯總產位列第七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薯生產國,2013年種植面積335.8萬hm2,占世界番薯種植面積的41%,僅次于水稻、小麥和玉米,居第四位。番薯一直作為抗饑荒的雜糧作物,在五、六十年代有“番薯半年糧”之說。隨著經濟快速的發展以及人們食品消費觀念的轉變,番薯以其突出的保健和藥用功能備受現代人青睞。我國傳統醫學研究表明,番薯的苗、葉、塊根均可入藥。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番薯能“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國立癌癥預防研究所通過對40多種蔬菜抗癌成分的分析與實驗性抑癌的實驗,從高到低排列出20種對癌有顯著抑制效應的蔬菜,熟番薯排名第一,生番薯排名第二;美國生物學家發現,番薯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脫氫表雄酮(DHEA),可以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結腸癌和乳腺癌??梢灶A見,在未來糧食構成中,番薯將是最具競爭力的作物之一,番薯產業前景可觀。
目前國內外主要采用傳統的3級脫毒種薯供苗體系供苗。即:用脫毒試管苗防蟲網室種植結薯,稱為原原種或1級脫毒種薯;原原種再在防蟲網室種植結薯,稱為原種或2級脫毒種薯;原種再在四周500米以上無未脫毒番薯種植的地塊種植結薯,稱為種薯或3級脫毒種薯。用種薯(或3級脫毒種薯)育苗供生產種植用。3級脫毒種薯供苗體系繁殖周期長,成本高,易再次感染病毒,種苗品質難以保證。
海南屬熱帶,全年無霜,年平均氣溫為23.9~26℃,最熱8月平均氣溫28.2℃,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18.5℃,全年可以種植番薯,采用“實驗室脫毒組培苗生產---防蟲網室一級脫毒種苗生產---大田二級脫毒種苗生產”體系供苗。但大田種植管理技術還不成熟,繁殖系數低,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番薯脫毒苗擴繁種植的方法,種植成本低,繁殖系數高,且擴繁種植方法簡單,適用于南方熱帶地區番薯育苗。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番薯脫毒苗擴繁種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一塊壤土作為擴繁地,所述壤土的有機質含量不小于1,且周邊1km內無番薯種植;
S2.將毒死蜱和阿維菌素混土撒施在擴繁地,耙地;
S3.向擴繁地每畝施用900-1100kg農家肥、45-55kg三元復合肥和45-55kg磷肥,再滾耙打地,起壟;
S4.將種苗扦插入擴繁地,淋定跟水;所述種苗為防蛀牙網室大棚番薯脫毒苗,3葉3節,扦插入擴繁地的過程中,種苗的一節入土,剩余兩節露出地面;
S5.每天向扦插后的種苗噴水兩次,噴水間隔時間為6-12h;待種苗生根,撒施5kg/畝的尿素,噴水;
S6.待種苗生長至6個節時,摘心去頂,施加10kg/畝的三元復合肥和3kg/畝的尿素,促使每個葉節處發新枝;
S7.種苗栽種40天后,剪苗用于生產,然后追施10kg/畝的三元復合肥和3kg/畝的尿素,此后,每隔20-25天剪苗一次,剪苗后追施10kg/畝的三元復合肥和3kg/畝的尿素;所述剪苗為將番薯脫毒苗的每個薯藤剪下兩段,每段5葉5節,留3-4節再發新枝。
進一步地,所述壤土三年內沒育過番薯苗。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3中,農家肥施用量為1000kg/畝,三元復合肥的施用量為50kg/畝,磷肥的施用量為50kg/畝。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3中,起壟的壟距為120cm,壟高25cm。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4中,將種苗扦插入擴繁地的過程中,采用雙行種植,按20cm×20cm扦插。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5中待種苗生根后,還包括病蟲防治步驟,所述病蟲防治為:待種苗生根后,向種苗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種苗栽種10天后,噴施20%甲維·毒死蜱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更進一步地,所述方法每一畝剪苗一次供10畝地生產用苗,且一苗圃種苗的剪苗次數為6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海南施可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海南施可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9690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剪切乳化罐
- 下一篇:一種醫療用液體藥劑高效混合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