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96157.4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41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宗睿;李佩佩;劉魯民;周茜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蔚藍生物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和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C1/08 | 分類號: | B09C1/08;B09C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61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金屬 污染 土壤 修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功能微生物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土壤重金屬污染,不僅使土壤肥力退化,降低作物產量與質量,惡化水環境,并通過食物鏈在人和生物體內富集,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土壤中重金屬污染愈發嚴重,發生的重金屬污染事件也屢見不鮮。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治理已經迫在眉睫,但土壤重金屬污染具有隱蔽性、長期性和不可逆性的特點,增加了土壤修復工作的困難。
按照重金屬在土壤中的賦存形態不同和土壤的性質不同。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和治理方法可分為三大類:土壤農化調控法、工程物理化學法及生物修復法。工程物理化學法是指通過機械法、物理化學法等手段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方法,在土壤重金屬污染初期應用該方法效果較好。主要包括:客土法、沖洗絡合法等。農業化學調控法指通過調節土壤pH、有機質、CEC、土壤水分等因索。從而改變土壤重金屬的水溶性,降低或升高其生物有效性,消減重金屬污染危害或凈化土壤的方法。生物修復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謝活動減小存在于環境中有毒物質的濃度或使其完全無害化,從而使污染了的環境能夠部分或完全恢復到原初狀態的過程。此技術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對土壤重金屬凈化:(1)生物利用其新陳代謝作用改變重金屬化學形態,將土壤中的重金屬活性降低,降低其在土壤環境中的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2)通過生物吸收和代謝作用達到對土壤重金屬的吸附、凈化與固定作用。
微生物修復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謝物的螯合作用清除水體或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是降低污染物的毒性或無害化的過程。它包括微生物對重金屬的吸附、溶解、礦化等作用。微生物對重金屬的生物富集主要表現在胞外絡合、沉淀以及胞內累積。一些微生物如藍細菌、假單胞桿菌、硫酸還原菌和某些藻類,能產生胞外聚合物,其含有大量陰性基團的,可以與重金屬絡合,去除或降低重金屬污染。微生物對重金屬的生物轉化主要指微生物對重金屬進行溶解、生物氧化與還原、礦化、甲基化與去甲基化以及改變重金屬的價態達到轉化重金屬的目的。微生物還具有強的氧化還原能力,從而使其吸收的重金屬被釋放出來。例如在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加入適量的硫,硫被微生物氧化成硫酸鹽形式,從而使土壤p H值下降,而重金屬的活性升高,使植物更易吸收,達到土壤凈化的效果。
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嚴重威脅糧食安全生產和人類健康,污染治理已成備受關注的重心。微生物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是頗具潛力的治理方法,微生物的優劣直接影響土壤修復的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篩選出優質微生物,應用于土壤重金屬修復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所述方法利用羥基磷灰石和巨大芽孢桿菌結合處理的方式,能有效去除受污染土壤中的鉛、鉻、銅等游離態重金屬,使之達到國家規定的土壤安全范圍。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是通過先向土壤中添加羥基磷灰石進行平衡處理,再添加巨大芽孢桿菌菌粉,來實現對土壤中游離態重金屬的去除。
所述的巨大芽孢桿菌,保藏編號為CCTCC NO: M 2014275。
所述的羥基磷灰石不超過100目。
所述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具體步驟包括:
(1)先將羥基磷灰石均勻撒在受污染土壤表面,接著進行翻地,使土壤與羥基磷灰石充分接觸,然后進行灌溉,平衡土壤5-10天;
(2)將巨大芽孢桿菌菌粉均勻撒在平衡后的土壤上,接著進行翻地,使土壤與菌粉充分接觸,然后進行灌溉;
(3)處理后定期檢測土壤中游離態重金屬的含量,如果未達到預期效果,可再重復步驟(2)的操作,直到達到國家規定的土壤環境條件。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羥基磷灰石的添加量為100-150kg/畝;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巨大芽孢桿菌菌粉的添加量為2-5 kg/畝,菌粉中活菌數超過10億;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具體步驟包括:
(1)按100-150kg/畝的添加量將羥基磷灰石均勻撒在受污染土壤表面,接著進行翻地,使土壤與羥基磷灰石充分接觸,然后進行灌溉,灌溉深度保持15cm~20cm,土壤相對濕度保持60%左右,平衡土壤7天;
(2)將巨大芽孢桿菌菌粉按2-5kg/畝的施用量與等量的麥麩混勻后,均勻撒在平衡后的土壤上,接著進行翻地,使土壤與菌粉充分接觸,然后進行灌溉,灌溉深度保持15cm~20cm,土壤相對濕度保持80%左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蔚藍生物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和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蔚藍生物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和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9615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